合肥地震预警是如何发出的

9月18日20时08分,安徽合肥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不少市民发现手机上提前蹦出来地震预警信息,大家纷纷惊呼真的有效。有细心网友提问,地震不是不可预测吗,那么这次预警又是如何实现的?为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省应急管理厅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相关专家。

武汉、南京地区预警提前20多秒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肥东县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3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截至9月19日12时,陆续引发小规模的余震49次。

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依据发出预警时间可知,给安徽省合肥市提前3秒预警、滁州市提前11秒预警,给江苏省南京市提前26秒预警,发出预警后湖北省武汉地区有震感,提前了近30秒。

据中国地震预警网统计,达到触发条件的专用接收终端、手机、电视等均提前发出预警,初步预计有超过千万民众收到预警。

“这是刚刚建成验收的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小试牛刀。”省应急管理厅科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启动建设的国家地震预警工程,今年7月25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预警网由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与中国铁塔、华为公司、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等共同建设,包括33个预警中心,近2万个不同类型的监测站点和一整套自主研发的完全自动化的处理系统。

目前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网络,在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周边等5个重点预警区,首报用时平均仅需7秒,在一般预警区首报用时10至30秒,能够在破坏性地震波达到之前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地震可以先“看见”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地震预警不是预报,”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专家刘坚说,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之后的事情,即地下断层刚刚开始破裂,但是它的地震波还没有传播开来的时候,进行快速处理来发出警报。

当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最先到达地面,使地面发生上下震动,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震动,破坏性较强,两种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纵波每秒约6公里左右,横波每秒只有3.5公里左右,纵波总能跑赢横波。

密集的地震监测网络捕捉到“纵波”的信号后,会快速测定出震级、烈度、震源深度等相关数据,并借助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特性,赶在横波到达前向各个终端发出预警信息。

可以把地震预警系统形象比喻为高灵敏的“眼睛”,先“看见”纵波,立刻发出预警信号,让地面上可能受到影响的人民群众和重要设施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提前几秒种能起大作用

地震预警虽然只有短短数秒,但地震避险减灾的每一秒都很宝贵。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5.5级地震发生后7.5秒,国家铁路地震信息交换平台收到国家预警工程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多趟载客列车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湖北省地震局研发一套基于地震预警信息的电梯地震开关,并成功发布相关技术规范。在高层楼宇中运行的电梯一旦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会智能处置紧急停运在最近逃生层,同时发出声光报警,目前已在武汉等多地高层电梯推广应用。

我省正在积极推广各类监测预警应用创新,省减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地震预警系统提供的数秒至数十秒预警时间,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可以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及时关闭燃气管线、停止精密仪器操作等,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相关部门正大力推广安装地震预警服务终端,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地震部门获取地震预警信息,并根据自身位置对地震烈度和可能影响进行预估计算,然后通过自带的高音喇叭和声光电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和倒计时,提醒周边公众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目前,不少重点地区的中小学校已经实现了服务终端覆盖,在多次地震中助力校园上演“教科书”式避险处置。

目前公众可通过电视、广播、“村村响”大喇叭以及IPTV等多种方式接收地震预警信息。公众还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地震预警APP和基于第三方转发的操作系统内置功能等方式接收地震预警信息。

(记者张乐克、通讯员李伟)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