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注意到王毅外长对日本首相的最新称呼变了,从直呼其名“高市早苗”改成了“日本现职领导人”。这一字之差,说明中方这次是真恼了,但恼得有分寸。
高市早苗上任刚满一个月,在涉台、历史、领土、安保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上接连挑衅,把中日之间维持了几十年的政治共识当儿戏。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她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这可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首次有日方领导人在正式场合把台湾问题和日本的集体自卫权挂钩,直白地暗示要武力介入台海事务,这已经不是模糊试探了,而是赤裸裸地挑战中方核心利益。
除了台湾问题,高市政府还在其他方面动作不断,让人不得不警惕。
她上台后没多久就推动废除武器出口“五类用途”的限制,之前日本只能出口救援、运输这些非杀伤性相关的武器,现在这个限制一撤销,意味着日本可以大规模出口杀伤性武器了。
更让人不安的是,日本已经完成了向美国返销“爱国者”防空导弹,这可是武器出口“松绑”后的第一笔杀伤性武器交易,不难看出日本正在一步步突破战后的和平约束。
更危险的是,她还在推动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琢磨着放弃日本坚持了几十年的“无核三原则”,要知道这一原则是日本战后和平政策的基石,明确规定“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
可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却总想把它推翻,更让人揪心的是,日本早就储存了足够制造数百枚核弹头的钚,作为曾经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现在却在核问题上动歪心思,不仅遭到本国民众的强烈抗议,也让周边国家高度警惕。
面对日本这样接二连三的挑衅,中方要是还无动于衷那才不正常,但中方的反应很有讲究,既体现了愤怒,又保持了克制,这从称呼的变化上就能看出来。
之前中方官员提到外国领导人时,通常会直接称呼其姓名,这本身是一种正常的外交礼仪,意味着双方虽然有分歧,但至少在身份上是相互认可的正常交往状态。
而这次改成“日本现职领导人”,看似只是换了个说法,实则传递了明确的不满。
其含义是,我们不再把你作为一个正常的交往对象来称呼,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已经破坏了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但同时又没有否认其作为日本领导人的身份,给后续的沟通留了余地,这就是“恼得有分寸”。
这种分寸感不是软弱,而是成熟大国的外交智慧,既亮明了底线,又不把关系逼到绝境,毕竟中日作为邻国,完全断交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中方始终保持着理性和克制,希望日方能够幡然醒悟。
除了称呼上的变化,中方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精准的反制措施,而且每一步都打在点子上。
海关总署暂停了日本水产品的进口审核,要知道日本渔业出口有40%都依赖中国市场,这个举措直接戳中了日本的经济痛点,之前刚恢复的部分出货现在又中断了,给日本渔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同时,中方还叫停了和日本的牛肉进口谈判,要知道这本来是两国经贸合作的亮点,现在因为日方的错误行为被迫搁置,损失的是日本农牧产业的利益。
在文化领域,原本计划在华上映的日本电影监管审查被暂停,各地有20多场日本音乐家的演出也被取消,这些措施不是为了搞对抗,而是为了让日方明白,挑衅中国核心利益是要付出代价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要是连最基本的政治共识都不遵守,后续的合作自然无从谈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