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家五星级酒店摆地摊,出摊37分钟售罄,收入3万元——这几个数字,让很多人一阵眩晕。
消息说,近日,这家五星级酒店厨师穿戴整齐,在地摊上整活。视频显示,摆摊现场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现场厨师介绍,17:00出摊,37分钟已经全部卖完。他激动地表示,从十五岁踏入这个行业就没见过这么火的。这和价格的亲民大有关系。例如,小龙虾卖38元一斤,这个价格堪称良心价,与很多小店比也贵不了几块钱。而怪味花生每盒15元、猪蹄每个48元,价格同样非常市井化。
素来给人以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印象的五星级大酒店摆摊卖美食,带来的冲击力显而易见。有人开玩笑地说,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是道德沦丧还是人性泯灭?言下之意,这一现象早已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想象。但要我断言,以后这种事还会更多发生,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不只是五星级酒店,在一些地方,一些高大上的酒店、饭店都已开启了摆摊模式:例如浙江海盐不少知名饭店就在店门口摆摊卖熟食,而在西安,四星级的西安宾馆也开始“练摊”卖早点了。在杭州,媒体连续报道了纳德大酒店、莲花宾馆、丁桥人家喜宴楼等酒店、餐厅的外摆,39元的蹄髈、39元半只卤鸭、25元的扎肉、68元3斤小龙虾……不用花大价钱,普通消费者也能用实惠的价格品尝高星级酒店、知名餐厅大厨的手艺。
这种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五年前,包括北京国贸大酒店、北京嘉里大酒店、北京国际饭店等酒店就开过餐饮外卖业务。如果说,那是特殊时期的特别举措,那么如今,知名酒店和饭店主动求变,向普通消费者抛出橄榄枝,则越发常态化。
何以如此?并不是大酒店、大饭店头脑发热,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形势所迫。
2025年5月,澎湃新闻报道,2024年境内酒店住宿行业指标同比下滑:酒店行业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其中,从5家境内酒店披露的住宿行业指标来看,2024年的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ADR(日均房价)和入住率均同比下滑。
不是从业人员不努力,而是市场形势逼人。“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行业高速增长期已过,取而代之的是存量竞争和精细运营的挑战”,一家酒店集团在财报中所言,说得很实在。
而对大饭店来说,市场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倒逼着他们多方找出路,包括摆地摊。
作为背景,2024年10月,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指出,县域经济规模和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正带动餐饮市场加速下沉,大众化平民消费餐饮成为了市场主流选择和发展方向。这个报告显然不只是指出了“市场主流选择”,更是给包括五星级大饭店在内的“精致餐饮”流派指出了新的生存之道。
前述郑州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表示,“我们也没觉得五星级酒店怎么了”,直言不在乎别人说摆地摊掉价。对此,我们的讨论范围还可以更“粗暴”地扩大一下。要是在今天还抱着“五星级”的冠冕和包袱不放,在市场大变局面前扭扭捏捏,那么就该考虑一下能不能活下去了。2024年4月,北京两家知名米其林餐厅突然倒闭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高端餐厅好像越来越难了”成为很多人的感叹。
五星级酒店和饭店的“降维”式经营思路,呼应的是烟火人间的刚需。价廉物美的菜肴、低廉的淡季酒店价格所吸引的消费者注意力,本质上是供需一拍即合的结果。能用相对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高质量的餐食和服务;能用更灵活的揽客方式,找到更具活力和热度的市场方位,这是两全其美的合作。
大酒店、大饭店所脱去的“长衫”,挂在街头巷尾,成为“今时不同往日”的表征。谁能更放低身段,谁就能更亲密地连接起群众的钱袋子。“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也可以有连接点和共鸣点。
话说回来,顾客在哪里、需求在哪里,“货架”就放在哪里,这不仅是精明经营之道的展现,也是大众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体现。
多年来,群众对于更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始终未变,“好鲜衣、好美食”还“好烟火”,离得近、攀得上、玩得转,是基本要求。这也是戏曲名角到街上演出、经典文学下乡、书法大家给群众送“福字”大受欢迎的本质原因。
如果说,仙女下凡惹得了牛郎爱怜的话,那么,那些五星级大酒店、大饭店频频改变玩法,深入凡人生活,也是一种“神仙下凡”。至于将来会不会出现“神仙打架”的画面,实在不好说,反正不是坏事。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伍里川
责编 辛省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