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杰
建于2019年的齐鲁棉花博物馆,坐落在素有“银棉之都”誉称的山东省夏津县,是国内四座棉花博物馆之一,山东省内唯一一个以棉花发展史为主题的博物馆。齐鲁棉花博物馆集中展示了棉史、地标、传承、科普、应用、文化、纺织工艺,另外还有室外体验展示区。主场馆以棉花发展为线索,条理清晰地将古今中外棉花发展历程呈现给观众。
夏津人称棉花为“娘花”
中国种植棉花的历史很悠久,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
进入20世纪以来,尤其经过近七十年的迅猛发展,我国棉花产量跃升为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最大棉花生产国,同时在棉花加工、棉纺工业、棉织品贸易以及棉花育种、栽培技术、科研教学等诸多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
这是一段非同寻常的发展史,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最终以中国人自己的智慧解决了衣食无忧中的“衣”。
夏津历史悠久,自西汉置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片古老而富庶的土地得益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滋润与涵养,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除了传统的小麦、玉米、高粱之外,尤其适合外来经济作物棉花的栽培,而且生长良好,易于管理,品质上乘。
据《夏津棉花志》记载:“夏津自元代引种棉花,迨明初已广泛种植,当时人均棉田即达2.05亩。”悠长的棉花种植史,不仅使夏津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华北平原鲁豫冀交界的富裕地区,同时还留下许多载入史册的历史故事。包括夏津在内的鲁西北棉区人,念及棉花给予的温暖,赋予的生命,亲切地叫棉花为“娘花”。
对于棉花的无限深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夏津人投入到棉花的种植、研究上,他们带着对“娘花”的衷心爱戴,孜孜不倦,对棉花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八百多年的辛劳植棉,出现一大批为棉花发展作出贡献的夏津人,载入史册者就有朱炳文、郭葆琳、魏鸿德、宫福成、许德明、贾振铎、李其轩、滕茂训、徐子初、孟宪录、范士芳、霍瑞山、王明远、王云彩等。
最年长者朱炳文是夏津本地人,清光绪二十八年以州廪生身份,官费到日本帝国大学农科农艺化学系留学,历时12年毕业,获得优异成绩。回国后,他任职农商部农林司,任教于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山东大学农学院。朱炳文在农学方面颇有研究,尤以棉花等经济类农作物建树颇多,是当时农学研究之翘楚。
另一位是1890年出生于夏津城南栾庄的郭葆琳,郭葆琳1909年毕业于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官费赴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农科留学,毕业后回母校任蚕科教员,后来任山东省模范蚕业讲习所所长、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山东西北移垦事务所所长,著有《美棉浅说》《山东农业概况》《中国养蚕学》等学术著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美棉浅说》,这对于引入棉花新品种“美国棉花”的推进与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棉”纤维较细又长,质地优良,商业上称为“细绒棉”,1865年引入我国,此后经过数年培育改造,成为我国种植棉花的主要品种。郭葆琳的《美棉浅说》是当时不多见的中文科普读物,对广大棉区影响很大,包括他的家乡夏津。
曾就读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的魏鸿德,立志以自己的学识报答家乡父老乡亲之爱。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一直从事与棉花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1960年他编写了《作物栽培学》,1983年出版《中国棉花栽培学》,发表《棉花几种丰产途径栽培技术的研究》《棉花用不同颜色塑膜育苗的研究》等多篇有关棉花种植的论文。魏鸿德教授还深入田间地头,与棉农共同实地探讨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棉花加工质量等关键性问题,因此魏鸿德深受棉区人民的喜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闻名的“鲁棉一号”,是由著名棉花专家庞居勤、李其轩在夏津培育成功的,并在山东全省大面积推广,取得棉花大丰收,并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彻底结束了我国棉花进口的历史,是中国棉花育种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与上述几位棉花专家不同,曾任夏津县宫庄党支部书记的宫福成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他凭着对“娘花”的深厚感情,硬是创造了棉花种植的科学奇迹。1963年他带领全村种植537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54.5公斤,突破碱地植棉百斤(皮棉)大关,以后连年递增,1979年单产皮棉达到114.5公斤,成为北方棉区的一面旗帜。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棉花栽培技术。宫福成被聘为山东省棉花顾问团成员,夏津县棉花顾问团团长,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农民棉花专家。
山东齐鲁棉花博物馆的建造者贺杰是一位生长于斯的夏津人,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从事棉花育种育苗,后来做棉花产品的精细加工,已经成为行业新军。怀着对“娘花”的感恩和对家乡棉花历史的尊敬,贺杰个人出资建设了这座齐鲁棉花博物馆,填补了山东省博物馆棉花种类的空白。他不仅在事业上承继祖辈打下的棉业根基,固本拓新,更在文化领域打造棉区新名片,使之根深柢固、枝叶繁盛。
棉花传入夏津的历史
夏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收花(棉花)不收花,单看正月二十八”。早期棉花的种植受天气影响非常大,当地棉农在长年种植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看天象预报,判断当年棉花是大年(丰收)还是小年(歉收)的习俗。如果这天天气晴好,棉农就会认为当年棉花会丰收,反之可能会歉收,因而每年正月二十八被称为“花姑节”,是纪念“花姑”的节日。
这是一个从民间传说引申而来的美好节日。相传在棉花还没有传入时,“花姑”因看到穷人多是衣不遮体,就将挂在胸前的一串珍珠摘下撒向人间,珍珠瞬间变成饱满的种子,渗入土地,春天长出茁壮小苗,夏天结了很多桃子样的花蕾,到了秋天就开了洁白的花,绒绵柔和、绵软怡人。“花姑”还教给人们怎么用棉花纺线、织布。
在人们尚未弄清棉花何时传至夏津之前,夏津棉农就以这样的感恩方式,表达了自己最朴素、真挚的情感,同时也引出了关于棉花何时传入夏津的问题。
世界上的棉花品种非常多,主要分四大类:亚洲棉、非洲棉、大陆棉和海岛棉。由于这四类棉花的起源地相隔遥远,通往中国的路不尽相同。一般认为,亚洲棉起源于印度河下游河谷地带,自公元前500年-1000年,由印度向东传播,经越南、老挝、孟加拉进入中国南部,距今2500年左右。非洲棉是非洲大陆栽培、传播较早的棉种,又叫“草棉”或“小棉”,传入中国当是循着“丝绸之路”首先来到新疆,以后再传入甘肃、陕西一带的,这个时间最晚在2-3世纪,距今两千多年。大陆棉传到中国的时间较晚,明确记载是19世纪中期由欧美传教士带进来的,而且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大陆棉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栽培品种,种植面积达到全国棉田的99%。海岛棉不同于其他三种棉花,它主要分布于美国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纤维细长,故而又叫“长绒棉”。海岛棉进入中国时间比其他棉种都晚,大概是19世纪中晚期,而且数量极少,如今南方一些地区依然有木棉花栽植。
夏津种植棉花始于元初,大量栽培种植在明朝初年,山东棉区的形成时间大致如此。可以肯定,山东大面积种植棉花当始于14世纪,到清代达到相当规模。山东因为有大量棉花外输,成为著名的棉花产区。
由“花姑”传说可见,虽然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但毕竟是外来之物,人们对它的叫法不尽相同。古书中的称谓五花八门,如白叠、吉贝、古终藤、梧桐木、橦木、白答,古贝,各种称呼加起来有几十种,这些叫法多来自西亚、南亚地区方言的译音。
东汉时期许慎编著《说文解字》时还没有“棉”字,西晋时期的《三国志》首次出现了“木绵”,但并不是棉花的“棉”,而是绵软的“绵”。元明两朝,棉与绵共用,直到清代印行《康熙字典》,才将“棉”字单列,从此,棉或棉花渐行于世。棉花是先有外来音译之名,后有中国人自己的“棉花”定名。另外,考古发现,中国先有棉布后有棉籽,也就是说,在棉花传入华夏之前,棉花制品如棉布已经进来了。
齐鲁棉花博物馆很值得一看。主场馆除了上述有关内容,还有图文并茂、比较详细的世界、中国棉花发展史,各种棉花以及产品展示。最为著名也是极有看点的当然是《康熙御制木棉赋并序》,康熙皇帝开头就说:“木棉之为利于人溥矣,衣被御寒实有赖焉。夫既纺以为布,复擘以为絖,卒岁之谋,出之陇亩,功不在五谷下。”康熙皇帝的意思是,木棉(棉花)对人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可以做衣服、被褥,给人带来温暖等,棉花的功绩不在五谷之下。同时配置十六幅工笔画,将棉花的种植、灌溉、摘尖、采棉、弹花、纺线等步骤,绘成《棉花图册》,康熙为每幅棉花图题写七言律诗一首,后又请工匠精心临摹,镌刻在端石上,正式定名《御题棉花图》。这虽不是齐鲁棉花博物馆原藏,却是建设者历经千辛万苦,与原藏博物馆合作复制而来,相当珍贵。
花开花落三千年,古老的棉花因博物馆“青春常在”。
(本文作者为高级记者,媒体从业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