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国外长王毅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吉隆坡举行了首次会面。

这不仅是鲁比奥就任国务卿以后,中美两国“外长”的第一次见面;

也是中美两大国的“外长”同时出席东盟外长会议,尤其是在中美关税战的特殊时刻。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着特朗普的口信直飞北京。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中美外交进展

中美两国之间最近的沟通明显上升。

先是7月9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华盛顿的美国商务部,会见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两人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会议的第二天,7月10日王毅又一度改变行程,马不停蹄地飞往北京。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中方高层在会见中重申了中美交往的三原则,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愿意在此基础上,与美方加强合作,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中美两国的关系的确进入了一个新的交汇点,不过这次还闹出了一个乌龙事件。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就在王毅与鲁比奥会谈的前几天,美国媒体便开始渲染“特朗普口信将直飞中国”的消息,而这条消息没有得到美国官方的明确回应。

人们纷纷猜测,是否特朗普准备派出一位特殊人物,带着自己的意图和口信,直接飞往中国。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7月11日,答案终于揭晓,这位特殊的“使者”便是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

消息指出,黄仁勋在与特朗普总统会面后,准备带着特朗普的口信飞往中国,预计将在7月中旬抵达北京。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黄仁勋的“使命”

黄仁勋的属实是不陌生,不仅仅是科技界的领军人物,更是一个在中美科技竞争中扮演着特殊角色的人物。

尽管面临美国政府施加的芯片出口禁令,黄仁勋依然致力于在中美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市场的打压与中国市场巨大的需求之间。

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对中国实施了种种制裁,尤其是芯片领域的封锁。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这种形势下,派出黄仁勋前往北京,试图通过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促使两国在科技领域达成某种协议。

黄仁勋从白宫与特朗普见面后,便开始为他的访华做准备。

此次任务不仅仅是商业层面的交流,更多的是政治层面的沟通与传达。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王毅外长的外交策略

而北京的外交氛围依然高涨,在7月10日,中方高层和我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分别在北京会见了美国前财长保尔森。

虽然外界并不知道会谈中具体内容,但根据中方透露的消息,可以看出会谈中对美方提出了三项要求。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要求美国以客观、理性、务实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希望美方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并强调要通过平等、尊重和互惠的方式与中方合作。

这些要求恰恰是中方在当前局势下,表达出的最坚决的外交立场。

中国不会对美国的霸凌行为坐视不理,而是采取一种更为理智且长远的策略,即使在对抗的过程中,也保持与美方的沟通,争取合作的空间。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吉隆坡的外交辩论

7月11日,王毅外长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与鲁比奥举行的首次会见,展开了深度对话。

这次会谈并不是单纯的中美之间的外交接触,而是进一步加强外交渠道的开放,尤其是东盟国家在当前全球政治中的敏感地位。

吉隆坡的会谈,无疑也是中美两国试图在这个多方博弈的背景下,进一步明确未来合作与竞争的边界。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鲁比奥公开表示,中美两国可以合作,但必须营造出友好的氛围,经过充分磋商后才能有可能促进两国元首的会晤。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随着这几天的外交互动渐渐进入尾声,所有人的目光或许都聚焦在黄仁勋即将抵达北京的那一刻。

中美两国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双方的态度已逐步向着合作与理性的方向靠拢。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或许随着黄仁勋的到来,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对话或许将迎来新一轮的突破。

毕竟,科技是当今世界竞争与合作的核心领域,谁能在这一领域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全球经济中获得话语权。

东盟国家如何在中美博弈中保持独立性,避免成为大国对抗的牺牲品,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外交领域的另一大看点。

72小时内,中美在三个地点谈完,一位贵宾将带特朗普口信直飞北京

最后小编想说

72小时内的外交接触,不是一次简单的会谈。

中美两国,经过几轮紧张的磋商,似乎逐渐找到了某种平衡。

未来,双方能否在合作与竞争中找到新的平衡点,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至少在这个时候,中美外交的方向显得更加清晰而坚定。

文/编辑:财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