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女子遇电诈定期存款被转走?多方回应
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我在两家银行线下存入的定期,竟然被诈骗分子从远端取走了,我明确没去线下柜台办理过转出业务,银行咋能让这两笔钱被转走呢?”近日,江苏南京60岁的邵女士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自己遇到了匪夷所思的事情。
邵女士告诉记者,2024年1月6日,她分别在中国建设银行南京城南支行存入20万元、在中国工商银行南京雨花支行存入14.2万元,均办理了一年定期存款。
“我当时明确告诉银行,这些钱是看病急用的,要存定期,而且必须本人到柜台才能取款。”邵女士强调,她特意要求办理纸质存单,因为觉得这样更安全。
但据两家银行提供的凭证,邵女士办理的是“银行卡定期”,并给予了回单。对此情况,邵女士告诉记者:“我就是普通储户,我办理时以为银行给我的东西就是我要求的存单,之后也一直认为只有我本人在线下拿着身份证才能存取。”
“2024年10月30日下午,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官方客服’,说我在短视频平台误操作了一个保单,现在需要取消。我虽心有疑虑,但想着自己所有钱都在银行存着定期,非我本人线下办理无法取走,我就放松了警惕。”邵女士回忆,在对方指导下,她在对方指定的软件内进行了扫脸、输入密码等操作,期间未收到银行转账的实时通知。
直到家人回家发现异常报警,邵女士第二天才收到两家银行的动账通知,两家银行的流水显示:10月30日,建设银行账户被转走102039.32元,工商银行账户被转走142000元,共计244039.32元,部分资金流向境外。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就此事咨询了两家涉事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客服均表示,定期存款转为活期确实可以办理,仅会影响利息收益。
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定期存款有两种存储方式:一种是银行卡存储,这类存款与线上银行绑定,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扫脸、输入密码等方式线上办理“定转活”;另一种是存单存储,只能在线下网点由本人凭身份证办理支取。
有银行从业者进一步解释说,邵女士手中持有的“回单”与“存单”有本质区别,“存单是存款的正式所有权凭证,相当于定期存款的‘证明书’,支取时必须出示。而客户回单只是业务办理的临时记录,相当于‘收款收据’,不能用于支取存款。”该从业者表示,从邵女士提供的材料看,她拿到的仅是业务回单,而非正式的定期存单。
事发后,邵女士先后向两家银行总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投诉。
2025年5月,建设银行南京分行核查后表示,业务凭证有邵女士本人签字确认,手机银行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已充分告知。同时以“营业网点监控仅保留2个月”为由,无法提供当时录像。
工商银行方面也指出,业务凭证上有邵女士签字及风险提示书,柜员表示已询问客户存储形式。
2025年6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书面答复邵女士称,根据现有证据,无法认定银行存在违规办理业务的问题,但因监控超期,已无法还原当时柜面沟通的具体细节。
据悉,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已于2024年10月31日将此案刑事立案,案件仍在侦办中。
警方提醒,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老年人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在接到陌生电话、链接或软件下载要求时,务必保持警惕,办理银行业务时要充分了解相关条款,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
来 源:华商报大风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