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天内,中方对菲律宾接连出手,三记“组合拳”直接压向马尼拉。与此同时,马科斯东窗事发,而日本则趁机出手。那么,中方出了怎样的三招?日方的动作又有何意图?
4月下旬,南海局势因菲律宾的频繁挑衅再次成为国际焦点,短短三天内,中方通过外交、执法和军事层面的三连击回应菲方挑衅。据报道,第一招发生在4月27日,当天,菲律宾6名人员非法登上铁线礁活动,中方海警依法登礁查证并采取处置措施。铁线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中国对该区域及其周边海域拥有明确主权,菲律宾此举已明显触碰红线。
第二招发生在4月29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约见菲律宾驻华大使,就菲方在涉台以及安全事务上的不当表现提出严正交涉,这场约谈透露出中方强烈不满,也清晰传达一个信号:菲律宾在对外关系中“踩线”太多,必须面对后果。
紧接着是第三招,南部战区29日发布声明称,近期菲律宾在海上多次侵权挑衅、制造摩擦,甚至拉拢域外国家参与所谓“联合巡航”,对此,解放军早已严密监控,全程跟踪。这不仅是一次战术应对,更是战略层面的震慑,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一以贯之——主权寸土不让。
有分析认为,中方接连出手,显然是对菲律宾近期举动的反制,从非法登礁,到多次侵权,再到拉帮结派挑战地区稳定,菲律宾政府的一系列操作已经严重干扰地区局势。而马科斯试图借助美国力量牵制中国,在南海制造存在感,其实质是为了缓解其在国内政坛日益加剧的困局。
4月2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立案调查马科斯家族涉嫌通过350吨黄金交易洗钱,涉案金额高达千亿美元。举报材料显示,该家族自2006年起利用空壳公司向欧美出售黄金,并通过香港汇丰银行私人部门套现。交易网络涉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形成跨国洗钱链条。
此事印证了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前的指控——今年2月,杜特尔特曾公开揭露马科斯政府秘密抛售国家黄金储备,导致128吨黄金从国库“失踪”,此次曝光的350吨黄金交易远超菲律宾官方储备规模,若查证属实,将坐实马科斯家族侵吞国家资产的罪名。
马科斯东窗事发所引发的政治连锁反应随即显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从2月的42%暴跌至25%,而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支持率逆势攀升至59%。从这一点分析,马科斯刻意在南海制造事端,也有转移国内矛盾的意图——其试图通过“外患优先”策略争取美国支持,但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反而激化民意对立,加速马科斯政治生命倒计时。
就在地区局势动荡之际,日本也趁机出手,石破茂于4月29日访问菲律宾,与马科斯签署加强防务合作的协议,双方宣布启动情报保护协定谈判,计划共享周边海域雷达数据,并扩大联合军演规模。日方承诺向菲提供沿岸监控雷达系统,协助提升海上警戒能力。石破茂称日菲关系进入“黄金时代”,强调两国共同应对所谓的“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
有分析指出,日本的介入具有多重考量:其一,借菲律宾牵制中国在东海、南海的活动,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其二,通过军事合作突破和平宪法约束,扩大区域影响力;其三,争夺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眼下的菲律宾局势,已经不仅仅是地区外交争端,而是一场政治危机的集中体现,因此,回看中方的“三连击”,既是对菲方挑衅的回应,也是在提醒菲律宾政府不要误判形势,日本的介入虽短期提升菲方筹码,但过度依赖外部势力反而削弱其战略自主性。
如今,马科斯正身陷四重困局——其一,内政失误,民众不满、军方摇摆;其二,外交孤注一掷,导致地区紧张;其三,洗钱丑闻被揭,政治信誉遭毁;其四,中期选举迫在眉睫,对手气势高涨。
所有迹象都在指向同一个趋势——马科斯家族的政治统治正走向崩溃边缘,毕竟,菲律宾民众关心的是国家安全、经济福祉,而不是政客间的明争暗斗,更不会接受把国家主权当成政斗工具。这场风波尚未结束,但可以肯定的是,中方已表明底线,菲律宾政局亦将迎来一次决定性转折,马科斯是否还能稳住阵脚,还是就此翻船,很快就会有答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