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颙,虽然这是一个并不为人所知的名字,但是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都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又因其谦逊礼貌,以及善辩的能力还有他对声音韵律的研究,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大约在公元四百七十三年,汝南安城的归乡侯相家出生了一个孩子,那个孩子的名字就叫周勇。在年龄很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员外侍郎,就非常的欣赏他,带着他处理各种官场的事务,并带他去见自己的好友们。不久,在他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介绍他做官担任了海陵国侍郎,又受到了益州刺史的欣赏,带他进入蜀地。虽然是个文人,但却担任了将军的职位,主持了两县的县令职务。刺吏脾气暴躁,性情比较险恶,出于好心,他喜欢劝谏刺史,刺史并不是很高兴,但是却仍然带他回到了京城。 因为有着思辨的文采,他被皇帝召入宫中,并且受到皇帝的亲近,甚至可以留宿宫内值班。由于刺史曾经小心的提醒过他,所以他不敢明显的劝建皇帝,不要做一些伤害百姓的事情,于是他重读经书中因果报应的故事,来劝谏皇帝,让他稍稍有所收敛,但是皇帝很快就受不了他了。于是让他外出担任县令。为官宽和的他,经常对百姓施加恩惠,在他离任的时候,整条街的百姓都赶耒送他,他走后常常的怀念他。

后来回到了朝廷之后,担任了太史的参军。伴随着太子进行了辗转的北面的征战。重新受到了赏识。在太子身旁撰写太子起居的注写时,经常拜访东宫。因为他年少的时候经常随从外公,得到了卫恒散笔的字帖,他的隶书写得非常的像。太子打趣让他在茅屋的墙壁上写字,写的非常的出色,这个时候另一位喜爱收藏字的官员看到了他的字体,感到非常的喜欢,于是用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篆书,打算来请求交换,他不好意思就用了孔子不会交换的话,委婉的拒绝了他。 他擅长辩论,语言不仅华丽,而且非常的具有逻辑性和思辨性,说起来滔滔不绝,又因为他擅长生命,喜欢在辩论的时候附有音调,你在说话,简直出口成章,他还广泛的涉猎百家的学说,并且非常擅长讲谈佛理,甚至敢于和僧人辩论,有些僧人对他写信说,能懂得这些深刻的佛理的,世界上本来没有多少人,从长江的西面到东面更是没有了。虽然说自己学了40多年的佛经,但是佛道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讲到心里去。但这两点他能够全部做到。可以看出他佛学的造诣之深。

从性格上来看非常的礼貌,每当会见他的朋友的时候,他都会半空着位子,表示礼貌的和他们交谈,话语和音调非常的和谐,能够让听到的人忘记疲倦,又很擅长道家的学说,和道家学派的赞成者相遇的时候,就相互问答,能够讲一整天都不停止。他家境富裕,但是他喜爱清贫的生活,在一座山的西面建立了隐居的房子,在放假休息的时候就回到那里去,并没有太多的欲望,整天吃着蔬菜,虽然有妻子和儿女,也很关心自己的家人,但是最喜欢一个人住在山间的屋舍里。因为这样他可以静静地思考。

有一次,太子身边的大臣举行了聚会,一位将军与他交好。开玩笑地问他,你在山里常常吃些什么?他就说,我经常吃红色的米饭,白色的盐,绿色的果实,太子好奇了,于是问他,你的菜哪一道味道最好呢?他就说,当然是要看季节了,在初春早期的时候吃韭菜,到秋天晚些的时候吃白菜。就这样很好地解释了自己的生活,又能够幽默地打趣自身。又有一次,太子想到,他有一位好友,同样信奉佛法,并且没有娶妻。于是太子就问他,你和你的朋友哪一个更加擅长佛法呢?他回答道,佛法中有各种各样的磨难,我们俩都没有办法避免,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牵挂,太子就好奇了,问他们,你们的牵挂是什么呢?他就回答说,我被妻子和儿女所牵挂,朋友被酒肉所牵挂,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和应变。 他是如此的出色,因而太学生们都非常的仰慕他,甚至希望他去太学教授,甚至在他归隐之后数十年间,也不断的有人效仿他的言语。他无意之间写著的声韵书籍,在当时非常的流行,以至于到现在普通话的音调仍然沿用了当时他的解说,真是一个奇特的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