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把兵权交给“无名之辈”韩信,并不是一场豪赌,而是进行过严格考察后做出的决定。

韩信在项羽手下得不到重用,投奔到汉王刘邦手下,韩信虽然胸怀大志,但没什么出色表现,要说此时的韩信有什么名气的话,就是曾经受到欺负,不得已从人家裤裆底下钻了过去,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让人认为韩信天生怯懦,做士兵都不合格,做了将军,还不见了敌人吓得掉头就跑。 韩信初到汉营,做了一名普通士兵,离当将军差着十万八千里呢,这熬到什么时候是头啊!韩信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于是借酒浇愁,酒后和其他十三个人一起犯了军规,按律当斩。这次危机却成了韩信的人生转折点。 监斩的人是滕公夏侯婴,是汉王刘邦的贴身保镖兼司机,一个天天能见到汉王的人,韩信的十三名同案犯都被斩首后,下一个就轮到韩信了,只要刀落下来,韩信人头落地,一切就结束了。 这时候韩信拼死也要一搏了,他猛的抬起头来,大声喊道: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韩信这一声喊,把夏侯婴吓了一跳,也引起了夏侯婴的共鸣,说句实话,刘邦和他的将领们,被项羽分封到巴蜀之地,心里都很憋屈,时刻想杀出去和项羽一较高下。一个小小的士兵能知道汉王和高层的心意,令夏侯婴刮目相看,他仔细打量韩信,见韩信虽然是一个小兵,但气宇轩昂,相貌不俗, 人才啊,怎么能这样杀掉呢?夏侯婴和韩信交谈了几句,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马上回去向刘邦请示,不仅没杀韩信,还给韩信升了官,当上了治粟都尉。 治粟都尉官职不大,但韩信在这里遇到了人生的一个贵人萧何,萧何是天下第一大伯乐,想当年刘邦不过是个街头小混混,萧何就发现刘邦与众不同,和刘邦交往密切,举荐刘邦做了个小亭长,沛县起兵后,资历地位远高于刘邦的萧何,毅然推举刘邦做起义军的首领,并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足见萧何识人的能力,这次发掘韩信的重任又落到萧何头上。

韩信做治粟都尉,成了萧何的手下,两人有了密切的接触,萧何很快发现韩信是个做将军的材料,他屡次向刘邦推荐,但找个将军和找个谋臣不一样,谋臣出的主意不好,你可以不用,将军是要领兵打仗的,如果选错了,将付出惨重代价,所以刘邦并没有马上提拔韩信。 这让韩信有点不耐烦了,“此处不用爷,自有用爷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于是韩信不辞而别,离开了汉营,萧何听说后,马上骑一匹快马,连夜追赶韩信,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追上韩信后,以身家性命担保,韩信回来肯定能当上大将军,好说歹说把韩信拉了回来,等萧何回来后,刘邦早等着萧何呢?原来刘邦得到消息,萧何逃跑了,丞相跑了,我还怎么打天下,所以刘邦也着急了。 萧何把韩信的情况说给了刘邦,说我们要夺取天下,必须重用韩信,刘邦怎么也得给萧何点面子,就答应说:“给韩信个将军做吧,”萧何说:“给韩信个将军,他还是会离开的,必须郑重其事封韩信做“大将军”,他才能为我们出力”。

刘邦听了有些犹豫,这不是得寸进尺吗?再说韩信有这个能力吗?萧何见刘邦犹豫不定,提出用自己一家性命担保,韩信一定能做称职的大将军。 刘邦见萧何态度坚决,于是吩咐把韩信找来,他要亲自面试,结果一番交谈,韩信把天下大事分析的头头是道,包括刘邦有什么特点,对手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缺点,最后制定了一个还定三秦的计划,刘邦对这些也是内行,被韩信一番话折服了,决定拜韩信为“大将军”。可见刘邦提拔韩信是十分慎重的。 但韩信当上大将军,并不代表得到了军权,在戏曲,演义里韩信当上大将军后,指挥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取得了还定三秦的大胜利,但真实历史上并不是这样,这时候汉军的指挥官是汉王刘邦,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 可见韩信虽然名义是大将军,但这时干得是参谋长的工作,这也难怪,刘邦怎么能轻易交出指挥权呢?外一你韩信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不就把我坑苦了。 一直到彭城之战,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总指挥是刘邦,并不是韩信,彭城大败,也没人把责任推到大将军韩信身上,就是很好的证明。 这段时间,是刘邦对韩信军事能力的考察期,当然,韩信肯定出力不少,得到了刘邦的认可,尤其是刘邦经历大败后,韩信收拢残兵败将,在京索一带,稳定了局面,韩信和刘邦荥阳汇合后,刘邦命韩信独挡一面,攻击魏国,赵国,燕国,齐国,这时候的韩信才有了大将军的权利,自己能说了算了。

综上所述:刘邦把军权交给韩信,是经过面试,试工后做出的决定,并不是历史豪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