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7日,这是傅达仁人生的最后一天,很多人都无法预测自己死亡的那天,只有准备执行安乐死的他,能准确知道自己将在哪一刻停止呼吸。
周围的人泣不成声,儿子看着父亲,悲伤的同时又有些高兴,这似乎不是一个儿子面对父亲死亡该有的反应,为何他是这种想法?傅达仁又为何选择安乐死呢?
战争遗孤
傅达仁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一个普通家庭,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的父亲征兵入伍上了战场,在一场战斗中不幸牺牲。
父亲死了没多久,母亲也跟着病逝了,那时候底层人民生存艰难,养活自己的孩子都够呛,更何况是抚养别人的孩子,即使还有一两门亲戚在世,傅达仁仍然无处可去。
为了生存,傅达仁四处流浪乞讨,有的时候挖野菜啃树皮,有的时候好心人家施舍一顿,他也能吃顿饱饭。
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持续了很久,直到宋美龄在南京成立了“遗族学校”,傅达仁作为遗孤获得了入学资格,这才结束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浪生活。
说是学校,其实类似孤儿院,有老师上课,也供吃供住,条件其实并不特别好,但傅达仁很是珍惜。
蒋介石战败撤往台湾之际,学校作为宋美龄资助开办的学校,也获得了去台湾的机会,傅达仁对大陆并没有太多的留恋,在这里已经没什么亲人了,痛快的跟去了台湾。
傅达仁的父亲很高大,他也遗传到了父亲的优良基因,不仅有大高个,更是有一副好身材。
长大之后,热爱篮球的傅达仁成为了一名篮球运动员,活跃在台湾以及部分篮球国际赛事中。
虽然没有取得太过惊人的成绩,却也顺利的过完了自己的体育生涯,并且在退役后成功转型成为了一名体育主持人,评论解说赛事的同时,也会采访体育明星,主持体育节目。
事业婚姻
傅达仁与大众印象中不善言辞的体育运动员不同,他天生幽默情商高,善于开玩笑,也会把握分寸,既不会让采访的运动员感觉到不舒服,又能观众看的开心,深受台湾体育迷们的喜爱。
1990年,随着北京亚运会的举行,各种知名的体育主持人齐聚北京,傅达仁在大陆也有许多观众,因此受到了北京主办方的邀请,来到北京担任赛事解说。
1991年春晚,傅达仁受邀参加,表演了一个串场节目,虽然没有几分钟的镜头,却让他由衷自豪。
之后傅达仁也曾参与多个与大陆合作的电视节目,与大陆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
傅达仁事业运极佳,唯婚姻方面许多波折。
傅达仁的第一任妻子名叫饶梨珍,两人相识于大学,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许下了爱的誓言。
毕业之后,一个成为了体育主持人,一个成为了医院的护士长,积极向上的事业,甜蜜幸福的婚姻,让两人过了一段蜜里调油的日子。
可再浓烈的爱情进入婚姻都会变得平淡,尤其是在生下孩子之后,家里的开销变多了,经济负担让两人焦头烂额。
为了赚更多的钱,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饶梨珍毅然加入了叙利亚医疗队,远赴叙利亚工作。
长期的异地生活,让两人焦躁不安,饶梨珍意识到不能继续这样下去,选择与傅达仁离婚,各奔东西。
离婚后,傅达仁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迷茫混乱的生活,期间差点与已婚女同事发展婚外情,后来被其丈夫发现,才及时止损。
不久后,傅达仁与同行再婚,组建了新的家庭,两人有着同样的工作经历,社会地位,比普通的恋人更加理解彼此,也更加能够支持彼此的工作。
可世上总是没有完人,五十岁那年傅达仁出轨了,与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粉丝成为了地下情人,甚至还生下了私生子。
可能是考虑丈夫已经年迈还没有儿子,妻子不但没有因为此事与傅达仁吵架,反而将情人与私生子都接到了身边一起住。
妻子的选择让傅达仁震惊又感动,对她更加好的同时也珍惜现在两个爱人与儿子都在身边的幸福生活。
病痛缠身
2016年,84岁的傅达仁确诊了胆管梗阻。
因为少年时是体育运动员,后来又是体育节目主持人,傅达仁从未停止过锻炼身体,这也导致他晚年很少生病,即使已经八十岁基础病也并不多,身体远超过于一般60岁的老人。
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病痛还是在84这年找上了门。
胆管梗阻并不是致命的癌症,却是非常折磨人的,不仅需要频繁的做手术更换胆管支架,更是对肠胃有着强烈的刺激,导致傅达仁吃不好睡不着。
更可怕的是,这种病症还会引起身体其他的病变,除了胃部被切除一部分外,傅达仁后期治疗时眼睛也出现了问题,右眼几乎完全失明,每天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家人及护工时刻陪在身边。
最难受的时候,傅达仁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口服的止痛药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唯有加大药量静脉注射的吗啡能够让他安稳一些。
每当这个时候,傅达仁总是想着,挺挺就过去了,等病好了稳定下来,他又能恢复到之前的生活了。
可惜,上天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胆管的病还没治好,傅达仁又被查出了胰腺癌。
作为最难治愈的“癌症之王”,胰腺癌的生存率不足10%,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承担极大的痛苦。
这个消息让家人们泣不成声,也给了傅达仁当头一棒,想到治疗的痛苦,以及渺茫的生存希望,他想要放弃了。
安乐赴死
为了能够安详的离世,傅达仁给台湾当局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由政府为他执行安乐死。
政府是有安乐死的手段的,但因为法律有规定,即使傅达仁再痛苦,他们也没办法帮忙安乐死。
既然国内不行,傅达仁将目标放在了海外。
对于傅达仁想要安乐死的决定,妻子儿子一开始无法接受,他们无法眼睁睁看着父亲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看着父亲骨瘦嶙峋的身体,奄奄一息的模样,儿子终究还是心疼多于痛苦,帮助父亲开始联系海外的安乐死机构。
在多次沟通下,傅达仁最终确定将在瑞士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时国外对于安乐死这件事已经有了完善的体系,虽然有些国家仍然将安乐死视为禁忌,但在开放而中立的瑞士,安乐死是被允许的。
由于是国外私人机构,安乐死的费用并不便宜,从机票到药物检查,几乎花掉了傅达仁除治病外的所有积蓄。
可花钱的时候,傅达仁由衷的感到快乐,心情上的舒展让他的状态都好了,有时会和妻子儿子聊聊过去的事情。
前往瑞士之前,傅达仁见了一次自己的老朋友、老同事,与所有人道别才上了飞机,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人生的最后一面。
安乐死的时间越来越近,儿子时常因为不舍父亲偷偷哭泣,但看着父亲难得的开心,他又有些开心,想起父亲病痛时的惨状,他心痛又后悔,为何没有早点让父亲解脱!
2018年7月6日,在家人的簇拥下,傅达仁喝下了护士递过来的药。
人生的最后一刻,他没有痛苦,没有不舍,唯有喜悦,他终于要摆脱这副残破不堪的身体,奔向死亡,也是奔向新生。
结语
傅达仁童年孤苦,青年时名利双收,步入老年却重病缠身,深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
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在病痛面前都是一样的无力,幸而傅达仁还有直面死亡的勇气,比起苟延残喘的活着,他更愿意笑着离去,所以他选择了安乐死。
希望来世的他没有病痛的困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