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苏木
文丨苏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长的太像小白脸了,足智多谋的丞相他演不了!”
94年版《三国演义》的导演王扶林却力排众议坚持用他,最终这位演员也没有辜负导演的期待,演活了角色!
当年的选角都经历了哪些争议呢?
这位争议演员又是谁?
两个演员的不同人生
当他被宣布饰演诸葛亮时,外界炸开了锅,质疑声如雪片般涌向中央电视台。
在观众眼中,他不过是长相俊美的“奶油小生”,与足智多谋的丞相形象完全不符。
然而1994年版《三国演义》的导演王扶林却力排众议,坚持用他!最终,这位演员凭借实力逆转所有偏见,演活了孔明,也完成了自己演艺生涯的关键转型。
这不仅是演员的胜利,更是导演独到眼光的证明!
94版《三国演义》背后,藏着一桩因傲慢而改写命运的换角公案,也照见了整个剧组的筋骨与灵魂。
今天的人或许很难想象,当年那部投资1.7亿的《三国演义》,拍得到底有多苦。
这笔钱在当年是天文数字,但要支撑一个84集的庞大剧组辗转全国、拍摄三年,每一分都得掰成两半花。
大明星德尔光鲜完全不存在,主演唐国强,一集片酬才225块,你没看错,就这么多。
剧组的伙食更是出了名的“刮油水”,餐桌上常年见不到几块正经肉,开饭铃一响,全员饿虎扑食,去晚了菜盆里连个油星子都看不见。
可怪就怪在从头到尾,没一个人叫苦,整个剧组反而憋着一股劲,生怕自己拖了后腿。
这股劲源头就是总导演王扶林,他给剧组立下的规矩,现在看来近乎苛刻:所有演员必须上历史课,听专家讲三国,一个不许跑。
所有骑马、武打的戏,不准用替身,全部自己上,他要的是戏,不是明星。
在那个精神远比物质富足的年代,所有人默认了一个共识:作品是命,不是换钱的筹码。
这种近乎信仰般的执着,也为日后那场惊心动魄的换角风波,埋下了伏笔。
导演一声怒喝成就经典
全剧的灵魂人物曹操,王扶林心中早有人选,那是一位名气不小的李姓演员,王扶林觉得他眉宇间有股枭雄的劲儿,对他青睐有加,早早便内定了下来。
可这位演员,或许是把导演的器重当成了理所当然的资本!
得到角色后,他姿态摆得很高,到了关键的试戏环节,他竟直接拒绝参加,轻飘飘地扔下一句:“要么就用我,要么就别用,试什么戏?”
他赌的是自己的名气,赌导演不敢临阵换将,事实证明他赌输了。
王扶林听闻此事雷霆震怒,在他看来这不是自信,而是对所有人的不尊重,是压根没把戏当回事,纯粹想来“混”个角色。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把命拼在戏里的剧组,最容不下的,就是这种傲慢,他当即拍板:换人!无论谁来求情,绝不收回。
这个决定,把鲍国安推到了台前,当时鲍国安还在中央戏剧学院教书,接到王扶林的电话时,又惊又喜。
他痴迷三国,对曹操这个角色更是神往已久,为了贴近人物的沧桑感,他连胡子都留了起来,时刻揣摩。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鲍国安演的曹操,仿佛从书里走出来一般,奸诈、多疑、霸气又带着文人气质,成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他凭此角横扫飞天、金鹰双料大奖,一举奠定殿堂级演员的地位,而那位当初甩脸色的李姓演员,错过《三国》后,星途迅速黯淡,几乎在演艺圈销声匿迹。
一步之差云泥之别
这件事成了圈内流传最广的一声叹息,雪片般的投诉信,几乎淹没了未来的“丞相”
如果说“曹操”的选角风波,展现的是王扶林不容侵犯的铁腕,那“诸葛亮”的诞生,则体现了他对抗舆论的孤勇。
当王扶林宣布诸葛亮的扮演者是唐国强时,外界炸开了锅,原因无他,当时的唐国强,标签是《小花》里的“奶油小生”。
在观众心里,他长相俊美,气质儒雅,跟那个运筹帷幄、智绝天下的蜀汉丞相,简直是南辕北辙。
这选角也太离谱了!
一时间雪片般的投诉信飞向中央电视台,矛头直指王扶林,面对山呼海啸般的质疑,王扶林没有动摇。
他看到的,不是唐国强身上的标签,而是他作为演员的潜力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他把所有压力都自己扛了下来,这份信任对唐国强而言是千斤重担。
他把自己关起来,一头扎进《三国演义》原著和各种史料里,一个眼神,一句台词,都反复推敲。
他要用实力,击碎所有偏见,当电视剧播出,“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名场面一一上演,那个羽扇纶巾、眼神深邃的诸葛亮一亮相,瞬间让所有质疑的声音哑火。
唐国强演活了孔明的神,也完成了自己演艺生涯最重要的一次“逆袭”,事实证明王扶林的眼光,的确毒辣得可怕。
王扶林的尺子量的是人心
这两场换角风波一里一外,正好拼出了王扶林的脾气,他心里有把尺子,量的不是一个演员多大名气、多少人追捧,而是他是否把心放在了角色上,是否对艺术怀有最起码的敬畏。
对耍大牌的他毫不留情,哪怕冒着得罪人的风险也要坚守底线,对有潜力但被误解的,他力排众议,用自己的声誉去保驾护航。
他的这把尺子,也深深影响了剧组的演员们,鲍国安功成名就后,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不是我演得好,是《三国》的剧本和曹操这个人物本身就太精彩了。”
后来大导演谢晋拍《鸦片战争》,力邀他出演林则徐,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鲍国安却婉拒了。
理由是观众刚看完“曹操”,恐怕很难从那个形象里走出来,他怕自己的脸会影响观众对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代入感。
为了角色的纯粹,宁愿放弃名利,这种风骨正是王扶林最看重的东西。
《三国演义》的成功,像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彻底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
那个与曹操失之交臂的李姓演员,因一念之差的傲慢,沦为遗憾的注脚。
唐国强则撕下标签,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成了家喻户晓的实力派。
扮演刘备的孙彦军,也在声名鹊起后,选择了另一条路,他悄然淡出喧嚣的演艺圈,转身投入教育事业,闲时寄情于书法丹青,活得通透而宁静。
而王扶林这位从头至尾的掌舵人,凭借《红楼梦》与《三国演义》两部巨著,站上了中国电视剧导演的金字塔尖,最终荣获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
结语
其实不论哪个行业都可以看做是一场选角,不论你牌面有多大,不好好珍惜的话一样会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唯一可以做的那便是珍惜当下的每一个机会,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
时间就是最好的答案,大家认为呢?
信源:抖音--2025年5月23日--三国:谋定天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