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要阅兵了。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要选这个日子阅兵?
简单却又很深刻:
因为这一天,是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标志。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舰密苏里号上正式投降。
9月3日,就成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完全打赢的对外战争!
从鸦片战争开始,我们被欺辱很多次。
甲午战争败了,八国联军来了又败了。
连小小的日本都能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
但是抗日战争,我们赢了!
而且是彻底的胜利。
所以你看,选择9月3日阅兵,本身就是在说一件事:
我们不是在炫耀武力,而是在纪念一个转折点。
从这一天开始,中华民族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弱者了。
这么盛大的仪式,很多国家也是翘首以盼。
第一位外国首脑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8月23日就到北京了。
比阅兵还早十天!
不仅他来,据《南华早报》报道,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缅甸这些东南亚国家都要来参加9月3日的阅兵。
先说说柬埔寨国王这事儿。
国王啊,那可是一国之君,每分每秒的行程都金贵得很。
你觉得他会随随便便提前十天到北京吗?
绝对不会!
这说明什么?
他把这次阅兵看得特别重要。
重要到什么程度?
重要到宁可调整自己的整个行程安排。
但更深层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重要?
因为风向变了。
十年前2015年,也有过一次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那时候来的也不少,但这次明显不一样。
预计这次不光人来得多,级别还更高。
这十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跟着谁有肉吃?
现在咱们说说东南亚这些国家的心思。
你别看这些国家小,但人家精明着。
他们心里有本账:
跟着谁走,日子能过得更好?
中国现在是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没有之一。
不是第二,不是第三。
就是第一!
你看看这些年中国在东南亚干了啥:
印尼雅万高铁,老挝中老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缅甸中缅经济走廊……
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相比之下,其他大国给东南亚带来了什么?
很多的是军舰和说教。
东南亚国家又不傻。
一边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
一边是虚无缥缈的口号。
你说他们会选谁?
我给你说个更震撼的对比。
二十年前,东南亚国家还在为“威胁论“担心。
那时候西方媒体天天喊:
中国崛起了,要称霸亚洲了,大家小心啊!
现在呢?
“中国影响力攀升,东南亚多国预计将出席阅兵式”。
你看,从“威胁”变成了“影响力”。
这个词汇的变化,背后是整个认知的颠覆。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因为事实证明,中国的崛起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合作共赢。
中国发展了,东南亚也跟着受益。
中国的市场越大,对东南亚商品的需求就越大。
中国的技术越先进,对东南亚的技术转移就越多。
这次东南亚国家集体高规格参与中国阅兵,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次“选边站队”。
但这种站队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
以前,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总是被动的。
大国说往东,你就得往东;
大国说往西,你就得往西。
现在不一样了,小国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为什么?
格局变了。
以前是一家独大,现在是多极化。
东南亚国家,可以在不同的大国之间进行平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合作伙伴。
而这次集体选择参与中国阅兵,就是他们做出的集体判断:
中国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伙伴。
其实,一个关键是:
中国对待这些国家的方式。
以前的大国是怎么对待小国的?
要么是“老大哥”的姿态,要么是“保护者”的角色。
本质上都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中国不一样。
中国提出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互利共赢。
听起来好像是外交辞令,但实际操作中确实是这么做的。
比如中老铁路。
中国不是单纯地输出技术和资金,而是培训老挝的技术人员,提升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这就是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再比如,印尼雅万高铁。
不仅带动了印尼的就业,还提升了印尼在高速铁路领域的技术水平。
这种合作方式,让东南亚国家感受到了什么叫被尊重。
一个新的地区秩序正在形成。
在这个新秩序中,不是谁压制谁,而是谁能带动大家一起发展。
东南亚国家的集体选择,其实反映了一个更大的趋势:
世界正在从“西方中心”向“多极化”转变。
可面对一片大好的形势,有人坐不住了。
2015年的教训,让日本“怕”了
但日本呢?
不光自己不来,据说还在背后搞小动作,通过外交渠道劝各国不要参加。
这是为啥?
咱们先回顾一下2015年。
那一年也是抗战胜利纪念,中国同样举行了阅兵。
当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本来是有访华计划的。
结果最后关头,突然宣布不参加阅兵。
为什么?
因为日本发现了一个让他们心惊肉跳的事实:
那次阅兵来了49个国家的代表,包括30位国家元首和代表。
连韩国总统朴槿惠都去了!
你想想,韩国可是美国的盟友,连他们都去参加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
这什么意思?
国际社会对二战历史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对日本极其不利。
从那时起,日本可能“悟了”:
中国的这种纪念活动。
可能不是简单的军事展示,也是一场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战。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对二战历史的叙述时。
日本就彻底被动了。
二战这段历史,对日本来说是个巨大的包袱。
这些年来,日本一直在努力“洗白”自己,淡化侵略历史,美化战争行为。
但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就像一面镜子,把日本当年的罪行照得清清楚楚。
这就是日本最怕的:
历史真相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这次日本用的理由也很可笑。
心里有鬼的人
据报道,日本通过外交渠道呼吁各国不要参加中国的纪念活动。
理由是:“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带有反日色彩”。
咱们分析一下这个说法。
什么叫“过度聚焦历史”?
纪念抗战胜利不聚焦历史聚焦什么?
难道要聚焦天气预报吗?
什么叫“带有反日色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就是反日?
这种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但日本为什么还要这么说?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当你无法改变事实的时候,你只能试图改变别人对事实的态度。
你看看人家德国。
德国也是二战的发起国,也犯过严重的战争罪行。
但德国是怎么处理的?
彻底反思,真诚道歉,与受害国和解。
结果呢?
德国重新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成为欧盟领头。
日本呢?
一边口头道歉,一边实际上否认;
一边谈和解,一边修改教科书。
这种自相矛盾的态度,让国际社会越来越看清日本的真面目。
日本越是试图阻止各国参加中国的纪念活动,越是暴露了自己的心虚。
如果日本真的问心无愧,如果侵略历史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复杂”。
那为什么要害怕别人纪念抗战胜利?
为什么要阻止各国参与?
一个清白的人,不会害怕别人讲真话。
只有心里有鬼的人,才会害怕真相被更多人知道。
最后,我想说一个让人深思的结论。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
日本可以在国内修改教科书,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试图影响国际舆论。
但有一件事他们做不到:
改变历史事实。
当年日本确实发动了侵略战争,在亚洲犯下了累累罪行。
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这些事实,不会因为日本的否认而消失,也绝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模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