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佛掌与素手的触碰,开启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1934年,林徽因在灵岩寺留影,佛掌与素手的触碰,跨越百年时空

这是梁思成拍摄的一张经典照片,时间是1934年,在山西灵岩寺。秋风掠过晋北高原,将最后一片银杏叶拂上灵岩寺的檐角。林徽因身穿驼色毛呢大衣,仰首的瞬间,被梁思成抓拍。铁佛低垂的眼睑恰好掠过一线天光,青石佛面上经年沉积的雨水痕,此刻竟如泪痕般沿着慈悲的法相蜿蜒而下。 两者之间悬几个世纪的沉默。佛掌纹路间栖息的铜绿,正与她旗袍上苏绣的缠枝莲暗暗呼应。

1934年,林徽因在灵岩寺留影,佛掌与素手的触碰,跨越百年时空

山风掠过檐角铁马,清越声响惊起佛龛梁柱间的燕群,翅影掠过她发间的白玉簪,恍若佛前长明的酥油灯,在某个刹那照亮了时空褶皱里的密语。

1934年,林徽因在灵岩寺留影,佛掌与素手的触碰,跨越百年时空

这尊高逾三丈的铁佛见证过太多轮回。它记得武周年间匠人在莲座暗处刻下的梵文咒语,见过宋时战火在左臂留下的箭痕,听过明末游方僧在佛耳中藏入的经书。

"你看这尊铁佛,"她指尖轻触佛掌,金属的寒意渗入肌肤,八百年前的铸铁技艺如此精妙,佛衣褶皱竟似随风轻扬。测绘图纸上的铅笔印记,在她腕间与铁锈的纹路重叠。她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触摸的不仅是冰冷的金属,而是从盛唐流淌至今的时间之河。

1934年,林徽因在灵岩寺留影,佛掌与素手的触碰,跨越百年时空

归途的骡车颠簸中,林徽因反复摩挲底片。铁佛唇角那抹若有似无的笑意,总让她想起汴河畔的垂柳。直到1937年深秋,北平沦陷的消息传来时,她才惊觉那张泛银的照片已成绝唱——灵岩寺的晨钟暮鼓,终究被战火的轰鸣淹没。

1934年,林徽因在灵岩寺留影,佛掌与素手的触碰,跨越百年时空

七年后,这帧照片静静躺在李庄的樟木箱底,而彼时的灵岩寺正淹没在炼铁炉的轰鸣中。千年古佛在千度高温中渐次消融。那些铸成七九步枪子弹的铁水,每一滴都带着佛前长明的灯油气息。

1934年,林徽因在灵岩寺留影,佛掌与素手的触碰,跨越百年时空

多年后,当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展示那张泛黄的照片时,窗外正飘着建国后的第一场雪。光影中的女子与铁佛,一个仰望飞天,一个垂怜众生,在硝烟散尽的岁月里,定格成文明与信仰最诗意的注解。那尊熔铸进民族血脉的铁佛,终究以另一种形态完成了普度众生的宏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