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2025年6月25日,伊朗国防部长阿齐兹·纳希尔扎德,抵达中国青岛参加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他与参会的其他防长,一同参观了解放军现役军事装备,亲眼看到了中国国防力量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博主:伊朗采购歼10可实现中伊双赢

伊朗国防部长阿齐兹·纳希尔扎德

而就在同一时刻,伊朗高级军事指挥官阿里·沙德玛尼少将,在遭遇以色列空袭后重伤不治身亡。自本轮伊以交火以来,已经有多名伊朗指挥官与核科学家,遭遇到类似的空袭斩首,甚至连伊朗核设施都直接遭受美军轰炸。在这场冲突中,伊朗空军如同透明人一般,没有展现出任何存在感,使得伊朗的天空对以色列单向开放。

基于这同一时空中发生的两件事,很多分析者认为,伊朗军事高层此次前来中国,并不只是单纯的出访开会,而是希望放弃与俄罗斯的战机合作,借助中国的力量,构建起属于伊朗的空中利剑。

01.中伊在战机外贸上有共同利益

美国媒体《国家利益》杂志就在近日刊文宣称,本次伊朗军事高层前往中国,考察了包括歼-10C在内的数款中国主力装备,并有意向中国购买这些装备。

伊朗方面希望借此恢复美国与以色列多次空袭后,对其防空能力造成的严重损失,并获得一定程度的战略空中投射力量,用以反制以色列空军。

虽然伊朗此前与俄罗斯方面签有苏-35战机订单,但由于俄罗斯将国内战机产能供给乌克兰前线,迟迟未能向伊朗交付战机,而伊朗必须趁停火期间尽快恢复自身的防御能力,所以不能继续等待俄罗斯遥遥无期的交付,只能另谋他法,转而向中国寻求帮助。

博主:伊朗采购歼10可实现中伊双赢

伊朗空军司令坐进歼-10驾驶舱

文中还认为,这笔交易对于中伊两国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向伊朗出口战机能够扩大中国武器出口市场,强化中国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伊朗也可以借此获得全新能力,改善空军落后与混乱的状态。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列举出任何具体证据,但文中的分析有理有据。在经历本轮交火之后,伊朗国内的政治局势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以色列的针对性暗杀,破坏了伊朗内部不同派系的军事与政治平衡,弱化了最高领袖对国内的管理能力;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则增加了伊朗民众对政府的质疑,此时,伊朗需要尽快修复内部创伤,重新获得民众信任。

而一款强力的空军装备,可以大大增强伊朗革命卫队的地位,改善以色列斩首行动带来的伊朗国内军事力量失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伊朗政局稳定;同时歼-10这样的强力装备,也让伊朗拥有了与以色列交战,甚至击落以色列战机的能力,有助于重振民众信任。

博主:伊朗采购歼10可实现中伊双赢

遭到以色列轰炸的伊朗建筑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来说,印巴空战已经打响了中国空军装备的名号,趁此机会扩大出口、占据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是势在必行。伊朗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向伊朗出售战机没有商业上的困难,若伊朗能够使用中国战机击落更多以色列战机,还会进一步加强中国装备的全球认可度。

仅从中伊两国的角度来看,这简直是一笔完美的交易。但问题在于,美媒的分析角度仅仅局限在了中伊两国,而两国军贸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要广泛的多。

02.脱离局限性,中伊军贸存在广泛层面的难题

中国与伊朗之间的战机贸易,最大的问题在于中东乃至全球地缘局势问题。

由于自身的处境,伊朗将对外军购视作一种地缘政治策略,希望通过购买某些大国的武器装备,获得政治层面上的安全承诺,或者与大国建立准盟友关系,令装备出售国帮助其分担来自美以等国的国际压力。

而中国方面虽然需要拓展外贸订单,强化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但却不会违背一贯原则,在军售中附加政治条件,这让伊朗方面一直对中国装备犹豫不决。

博主:伊朗采购歼10可实现中伊双赢

伊朗购买苏-35主要基于政治考量

即便伊朗在经历此次冲突之后痛定思痛,改变以往的态度,接受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军售,俄罗斯的态度也还是一个大问题。

伊朗与俄罗斯之间的双边关系格外密切,作为伊朗的“地缘政治救星”,俄罗斯对伊朗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伊朗高层此前一直坚持购买俄罗斯战机,就是考虑到两国之间类似合作互保的地缘关系。直接放弃俄罗斯战机购买中国战机,不但让俄罗斯在国际层面上没了面子,还会影响到俄罗斯后续的军贸信誉,俄方肯定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伊朗高层能否顶住来自俄方的压力,将会影响军售的最终成败。

最后,对于中国来说,中东地区的地缘局势,是否允许中国向伊朗出售大量战机,也还是个未知数。

博主:伊朗采购歼10可实现中伊双赢

伊朗F-14A

众所周知,以伊朗为代表的“抵抗之弧”,与沙特为代表的海合会国家之间,有着长期历史矛盾。近年来,沙伊两国的矛盾有所缓和,但也仅限于外交解冻,中国若向伊朗出售大量战机,是否会破坏地区军事平衡,导致地区矛盾恶化,是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如果沙特等国因为中国向伊朗交付大量战机,而重新强化对伊朗的军事戒备,放缓对伊朗的外交缓和,重新寻求来自美国的军事保护。那么这笔订单所造成的长期影响,对中国来说就是弊大于利。

基于这些潜在矛盾与风险,中伊两国都需要对战机军售保持谨慎。双方不能局限性地看待军售,而是要基于两国利益与地区局势综合考量,把控住政治与军事平衡,这决定了伊朗很难在短期内通过购买中国战机来对抗以色列。

03.想要双赢,需要伊朗做出努力

虽然中伊两国之间的军售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并非无法达成双赢结局。

想要实现战机军贸的双赢,需要伊朗做出实际行动,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伊朗必须在外交上有所行动,进一步缓和与沙特等国的关系,为沙特减少对美军事依赖创造条件,改善本区域的地缘环境。让周边与伊朗有历史矛盾的伊斯兰国家,信任伊朗强化军备不会导致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升级。

其次,伊朗需要整顿国内政治环境,着重处理美国、以色列对伊朗的渗透问题,为高新技术装备的外贸建立起安全环境。

再者,伊朗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对军售的政治态度,摒弃以附加政治条件为前提的军售思维,消除中国军售的后顾之忧。

博主:伊朗采购歼10可实现中伊双赢

歼-10CE若要落户伊朗,还需伊朗努力

最后,伊朗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某些特定装备,想要靠一两件先进装备改变当前的局面,而是要有足够的决心,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引进体系化的先进作战装备。因为印巴空战已经证明,一个高效结合的完整体系才能发挥出最大战力,尤其是面对以色列这样体系完整的对手,单一装备并不能帮助伊朗摆脱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条件并不会影响到中伊两国的共同利益,也不会改变伊朗对于美国和以色列的立场,完全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其问题在于伊朗内部是否有这样的凝聚力,完成这些改变,以及伊朗的当政者,能否接受涉及国内核心利益的政治改革。

如果伊朗无法下定决心,那么不论该国怎样追求先进装备,都无法改善自身的处境。即便得到了比歼-10C还要先进的战机,也无法守护住伊朗的天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