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2日,欧盟宣布要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的惩罚性关税,这一举措将在下个月4日正式开始实施。面对欧盟挥出的制裁大棒,中方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中国对欧盟猪肉发起反倾销调查】

日前,中国商务部宣布,我们将对源自欧盟的进口猪肉及其相关的副产品,譬如可食用的猪杂碎,以及如猪肠、猪胀胃等等,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补充说,这项调查通常会持续一年,在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六个月。显然,我们已经做好了同欧盟打长期战的准备。

要知道,我国是欧盟最大的猪肉海外市场。根据海关数据,中国去年进口的价值约60亿美元的猪肉中,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欧盟国家,比如西班牙、丹麦和荷兰,其中西班牙是中国去年最大的猪肉供应国,向中国出口逾56万吨猪肉产品,占其猪肉出口总量的20.3%,占中国猪肉进口总量的21%。

此外,猪耳朵、猪蹄、猪鼻子,特别是猪内脏这种西方国家普遍难以消化的部位,也大多进入了中国市场。这也意味着,一旦中方对此采取进口限制,欧洲市场整猪的价值也会大幅下跌,再加上出口量被限制,届时欧盟市场将承受巨大损失,相关人士表示这对欧洲猪肉界将是一场“梦魇”。

【中方反制措施令西班牙坐立难安】

最令欧盟担心的是,一旦它们被挤出中国市场,其留下的市场空白很快就会被其他国家占领。比如南美和俄罗斯,尤其是过去几年一直在扩大出口能力的巴西,而且在今年年初,中国海关就已经宣布引进俄罗斯的猪肉。

单纯从产值角度看,猪肉与电动车可能显得不甚相称。然而,中方此举的关键在于“精准性”。在欧盟对华启动临时性关税后,法国、西班牙、荷兰和意大利纷纷表示欢迎,而这些国家正好是欧洲农业和畜牧业的主要输出大户。因此,选择以猪肉产品开局,显然带有“杀鸡儆猴”的意味。

更重要的是,猪肉只是中方第一轮反击的一小部分,来自欧盟的乳制品、白兰地、奢侈品等都可能会被纳入中国的反补贴调查范围内。比如今年年初,中国商务部就对原产于欧盟的的进口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初裁结果预计在8月底前公布。

在中方宣布反制措施后,虽然欧盟声称对此并不担心,并表示将采取适当措施,确保调查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但事实上,从公开的数据来看,欧盟对其农业和畜牧业实施了大规模补贴政策,因此中国针对其相关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是有理有据的,且调查结果十有八九不是欧盟想看到的。

【德国副总理将率团访华】

因此,不同于表面上的淡定,欧盟部分成员国已经在急着找中方“求情”了。日前,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德国副总理哈贝克,相继宣布将来华访问。显然是想要就欧盟关税一事向中方说明情况,并希望中方对其“高抬贵手”。

对于德国来说,中国反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是德国车辆,尤其是豪华车型的主要市场,德国汽车制造商近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同时,中国还是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奔驰的最大单一市场。

若中国对其发起反制,将对德国汽车业产生严重冲击,直接降低其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业绩;而且,德国在华投资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其他依赖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也会受到打击;届时,德国在中国市场中将失去竞争优势,甚至可能需要在华进行更多的投资,以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确保在中国市场维持其销售水平。

【意大利总理访华要拉投资】

和德国一样,意大利现在同样有求于华。一方面,当前意大利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地投资缺口,这次欧盟加征关税后,部分中国车企为规避关税,可能会考虑将生产线迁往欧盟,这次梅洛尼访华,显然是想要借此机会,游说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赴意大利投资设厂;

另一方面,意大利需要继续维持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意大利的高端时尚产业,汽车制造业和制造业产品等行业,对中国市场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如果中方对其进行反制,意大利的出口经济将遭受极大损失。

总而言之,欧盟在对中企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是一场打着“公平”之名的不公平行为,充斥着满满的保护主义意味,面对这样的行径,中方当然要采取措施进行反制。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欧盟的加征关税行为,还是中方的反制行为,都不是立即执行的,这其中存在着好几个月的预留期,这意味着欧盟还有“迷途知返”的机会:如果在7月4日开始征收临时关税之前,多数欧盟国家提出反对,这些关税将不能实施。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今中方已经给出了最后一次机会,能不能抓住时机,把这个“洞”补起来,将损失降到最低,就看欧盟的诚意和做法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