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金秀英20岁时因为会些汉语被友谊宾馆录取,成为宾馆酒吧的服务员。

她在那里遇见了比她大12岁的中国记者朱瀚文,两人交谈甚欢。

朱瀚文请她当自己导游,两周时间,金秀英陪着他吃遍了朝鲜美食。

金秀英被朱瀚文口中繁华的深圳吸引,决定去深圳打工赚钱。

到达深圳后金秀英又在朱瀚文帮助下获得翻译工作。

一年后金秀英同意了朱瀚文的求婚,为他怀孕生子。

坐月子时,她发现婆婆很好相处,在深圳的生活幸福极了。

直到10年后,她再次回到朝鲜,金秀英做了一个决定。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丈夫一说,丈夫虽然惊讶却十分支持她……

18岁朝鲜女子嫁到深圳,10年后第一次回娘家,丈夫陪同她一块回去

01

金秀英出生在朝鲜一个贫瘠小村子。

从小她就是个学霸,学习成绩很好。

听说会汉语可以去对外开放的友谊宾馆工作,薪水会比一般工作高些。

她就拼命努力自学汉语。后来被老师推荐到友谊宾馆工作,她也不负众望拿下了这份工作。

她被分配到宾馆酒吧当调酒服务员,跟着老员工学了几周调酒她就上岗了。

初春,友谊宾馆也迎来一波来自中国的客人。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些客人似乎白天逛累了,夜晚根本没人来酒吧消费。

这天金秀英正跟往常一样在吧台搞卫生,走过来一位穿着黑色风衣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客人。

“你好,请问一下可以用中文交流吗?”男人故意把语速放缓,小心翼翼地问。

金秀英点点头,笑容十分真诚。“客人你好。”

“太好了,你这里有什么喝的饮料?啤酒有吗?”男人开口询问。

“啤酒有的,还有其他特调的酒,客人我可以给您介绍一下。”金秀英十分专业的给男人介绍了店里的酒,还有自己会调制的鸡尾酒。

客人要了一杯特调酒,见金秀英汉语好就开始跟她攀谈起来。

金秀英从交谈中得知这位客人是一名专栏记者,名叫朱瀚文。

因为他们杂志中有任务要写介绍朝鲜,他才过来旅游。

他本身还是一名美食专栏的测评博主,所以对朝鲜的美食很感兴趣。

金秀英跟他说了一些自己吃过的美食,两个人聊的十分愉快。

朱瀚文喝的心满意足就回房去了。

一直到金秀英快下班,开始打扫卫生的时候她才发现朱瀚文的钱包落在吧台。

她赶忙跑去前台说了朱瀚文的姓名,前台带着她敲响了朱瀚文房间的大门。

房门一开,金秀英赶紧双手递上钱包:“客人,你的钱包落在酒吧了。”

朱瀚文接过钱包,恍然大悟,非常感激金秀英能给他送过来。

02

两个人在房门口寒暄,朱瀚文不知想到什么突然支支吾吾起来。

金秀英觉得是自己打扰到对方,赶紧鞠躬准备转身离去,却突然被朱瀚文拉住手腕。

金秀英不明白,转身歪着头看着朱瀚文的手。

朱瀚文赶紧放开金秀英的手腕,不好意思挠挠头:

“我第一次来朝鲜,人生地不熟的。我们还算聊的来,希望你可以当我导游。

你放心,导游的费用我给这个数。”

朱瀚文比了一个1,见金秀英不明白。他又笑着补充道:“人民币。”

金秀英愣住,这么多钱!比她当服务员的月薪还多十倍!

18岁朝鲜女子嫁到深圳,10年后第一次回娘家,丈夫陪同她一块回去

于是金秀英请假给朱瀚文当起了导游,带他吃遍了朝鲜美食,感受朝鲜本土风情。

那些紫菜包饭、冷面、烤肉跟中国朝鲜族做的还有很多不同,吃的朱瀚文眼睛一亮。

金秀英时常被出手大方的朱瀚文震撼到,也被朱瀚文口中繁华的深圳吸引了。

她家中并不富裕,她在宾馆赚的钱几乎都寄回家。

她听朱瀚文说现在中国跟韩国贸易往来比较频繁,像她这样会双语的人才很吃得开。

于是她就想去深圳打工多赚点钱改善家中生活。

旅行结束后,金秀英跟朱瀚文提了自己的想法。

朱瀚文很开心,帮助她办理劳务签证,于是金秀英跟着他去了深圳。

深圳的繁华超过金秀英的想象,高楼林立,繁华的商业中心,人潮涌动。

夜幕降临后,霓虹闪烁,街道两边店铺餐厅散发诱人香味。

地铁高铁纵横交错,将整个城市紧密相连。

这些对她来说都是不可想象,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朱瀚文给她在报社找了一个韩语翻译工作,薪水果然跟朱瀚文说的比她当服务员高多了。

一年后,她答应了朱瀚文的求婚,嫁给这个比自己大12岁的男人。

没多久金秀英怀孕了,她孕反应严重,只能休息在家。

婆婆过来接手家务照顾她和丈夫饮食起居。

金秀英小心翼翼的,就怕惹婆婆不高兴,结果婆婆非常好相处。

“秀英,你都跟瀚文结婚了。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你就把我当自己的妈妈,有什么需要就跟妈妈说。”

金秀英开始并不相信有那么好的婆婆,只觉得婆婆都是做给自己丈夫看的。

没想到有次她在午睡,醒来听到婆婆正跟邻居夸奖她。

“我那个媳妇长得漂亮,还勤快聪明,我家老大可是捡到宝了。

我呀,喜欢的不得了。恨不得把她捧手心里。”

金秀英这才相信婆婆是真的很喜欢她,对她的好也都不是演戏。

她慢慢也从心底里接纳婆婆,主动跟着婆婆学了很多中国菜,丈夫吃了经常夸她贤惠能干。

金秀英觉得自己嫁给丈夫真是幸福。

03

没多久她生产了,是个女儿,生的白白净净十分好看。

金秀英之前经常听婆婆念叨小孙子,以为婆婆会不高兴,没想到婆婆什么难听话都没说。

伺候她月子尽职尽责,金秀英可能也因此雌激素经常会落泪。

婆婆安慰她:“生男生女一个样,而且你们还年轻日后还有机会。”

孩子满月,家里给孩子办了满月酒,婆婆送了金做的长命锁,还给她送了金镯子。

“当初娶你过门只有简单婚礼,那会儿我手头不宽裕,金饰都没给你买。

现在她孩子都生了,我给你补个金镯子。”

把金秀英感动的眼泪汪汪,一把抱住婆婆。

金秀英想起在朝鲜时候母亲要伺候一大家子,还经常要被奶奶责骂,她难过极了。

18岁朝鲜女子嫁到深圳,10年后第一次回娘家,丈夫陪同她一块回去

现在自己婆婆那么好,金秀英特别想让老家的母亲知道女儿过的特别幸福。

吃饭的时候,朱瀚文的弟弟朱瀚青给她敬酒,听说他今年19岁正读大二。

“嫂子,这是我暑假打工赚钱买的,金葫芦送给我侄女,希望她福禄双全,健康长寿!”

金秀英觉得太贵重了不敢收,还是婆婆劝她大方收下,都是给宝宝的祝福。

婆婆伺候完她坐月子就回去了,孩子还小,她不得已只能辞了工作在家带娃。

丈夫宽慰她,等孩子上了小学就可以坐学校校车上下学,到时候给孩子报个小饭桌,她这个妈妈就可以重回职场。

金秀英十分震惊,丈夫居然还愿意让她回去上班,在她老家生育后基本是留在家中相夫教子。

丈夫抱着她笑着说:“虽然你这份工作薪水不高,但看到你每天神采奕奕,干劲十足的样子我也很欢喜。

而且女儿看到妈妈那么积极向上也会学习,我觉得是对女儿的正面教育。”

很快女儿上三年级了,她也重新回到报社当她的翻译。

女儿有时候会俏皮的用她教的朝鲜语喊她妈妈。

每当这个时候,金秀英就会想起自己的母亲。

她也跟丈夫提起过,她离开家乡太久了,想回老家看看。

丈夫总是推托说自己手里工作太忙,没有空陪她回去。

某天她正在上班,老家弟弟打来电话,说奶奶去世了希望她可以回家祭奠。

18岁朝鲜女子嫁到深圳,10年后第一次回娘家,丈夫陪同她一块回去

她和丈夫说了这事,丈夫没有多说,一口应下,直接请假带着孩子一起陪她回朝鲜。

金秀英坐在飞机上,心里想着都是母亲整日操劳不知身体怎么样了?

父亲风湿关节炎是不是经常犯病?

自己每个月给家里寄的钱也不知道他们够不够用。

还有弟弟妹妹学业怎么样?走之前她让他们学好汉语,不知有没有听她的话?

金秀英感觉一双大手牢牢握住自己,她一抬头看到丈夫温柔的望着自己。

她瞬间内心变得宁静,感觉自己背后有人靠着是那么安心。

04

下了飞机,两个人直接包了一辆车开往村子。

路很泥泞,一路上村里人都在围观他们,金秀英感觉自己像衣锦还乡一样。

到家的时候已是傍晚,家门口烧着篝火,是取暖也是照明。

金秀英带着丈夫孩子一起跪下给奶奶的灵位磕头。

晚上他们围着篝火做饭,母亲和妹妹忙碌着,金秀英过去帮忙,丈夫也想过去被家中男人们拦住。

等女人们忙活回来,桌上的菜已经被吃的乱七八糟。

母亲和妹妹好像习以为常,但金秀英却眉头紧皱。

这些以前她不在意的小事,现在都变得那么刺眼。

直到丈夫拉了拉她的衣角,金秀英低下头,看到丈夫给她留了一碗菜她笑了。

离开村子之前金秀英做了一个决定。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丈夫一说,丈夫虽然很惊讶却十分支持她……

丧礼忙完,金秀英给家里人分了礼物,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拆礼物。

金秀英把自己想带妹妹去深圳打工的事说了。

父亲母亲对视一眼,父亲开口:“对多海这孩子来说也许是件好事。”

金多海事金秀英的妹妹,她十分懂事,虽然学习不如金秀英那么厉害,但却是个很努力的孩子。金秀英希望她也能跟自己一样得到幸福。

金秀英把妹妹叫过来,语气十分严厉:“接下来我要考核你这些年汉语学的怎么样。

考核通过你就能得到去深圳打工的机会。但是如果基本对话都不行,那我就没法带你去了。

听明白了吗?”

多海很紧张一个劲点头。

金秀英在里屋考核妹妹,弟弟金敏俊探着脑袋在外面偷看。

05

很快多海得到了金秀英的认可,弟弟金敏俊急了跑进屋拉着金秀英手臂。

“姐,我也想去深圳打工。你也带我去吧?我汉语说的也不错!你考考我。”

金秀英有些为难,弟弟和妹妹都是自己兄弟姐妹,应该给平等机会。

突然父亲严肃开口:“不行,我不同意。深圳那么远,你过去出事怎么办?”

金秀英楞了一下,可刚才她说要带走妹妹的时候,父亲只是有些犹豫,并为如此抗拒。

后来她看到父亲在奶奶坟前磕头祭拜突然就明白了一切。

在这里男人是主持祭司的,日后父亲不在了,全靠弟弟拜祭。

假如弟弟跟自己去了深圳,在那里成家后不愿意回来,那将是对父亲巨大的打击。

他和母亲已经年迈是不可能再生养一个儿子了。

金秀英和丈夫带着多海办理出国劳务签证。

多海跟着他们回到深圳,在家中住下,一路上女儿跟多海很是聊的来。

回到家里女儿就迫不及待给多海展示家中的一切。

18岁朝鲜女子嫁到深圳,10年后第一次回娘家,丈夫陪同她一块回去

多海在姐夫朋友的贸易更是找了一份翻译工作。

没多久就到了中秋,金秀英一家一起去婆婆家过节。

大家一起过去给婆婆打下手,婆婆十分欣赏手脚麻利的多海,不停询问多海婚配了没有。

多海被问的害羞了,支支吾吾汉语都说不利索,把婆婆乐坏了。

中秋家宴在大家的忙碌下陆续上桌,所有人包括孩子都过来帮忙端碗端菜。

这一奇观看傻了多海,她傻兮兮端着一碗红烧肉站在角落。

一个男人走上前去要端她手里的肉,多海傻乎乎的抱紧肉好像对方要抢似的。

“你怎么了?”男人关心询问。

多海一抬头看到一张清秀的脸颊,瞬间脸红心跳加快。

她后退一步不停说着对不起。

男人赶紧摆摆手,笑着给她解释:“你放轻松!我们家的规矩就是所有人都干活,不然是没资格吃饭的。

因为我母亲喜欢做饭,所以厨房的事我们男人插不上手,我们这些男人就负责布置碗筷,端菜和最后清理工作。”

多海听得愣住,一时不知作何反应,只会傻乎乎的点头。

晚饭的时候,我给家里人介绍了多海,也给多少介绍了家中所有人。

多海这才知道,刚跟自己说话的男人是姐夫的弟弟朱瀚青。

他是一名程序员,由于一直忙于工作,居然29岁了还没结婚。

我看着多海脸红的样子,笑着说:“要不要我帮你问问瀚青对你的看法?”

多海十分害羞地捂着脸跑开了。

晚上开车回家,丈夫突然询问我:“多海在朝向老家有没有什么青梅竹马的心上人?”

我楞了一下,这才知道丈夫也是为自己弟弟朱瀚青文的。

我把刚才吃饭时的事跟丈夫一说,丈夫哈哈大笑。

不久后,朱瀚青就开始跟多海交往,一年后两人结婚。

多海怀孕后,婆婆搬过去照顾她,我过去看她时,她激动的拉着我的手:

“姐,瀚青对我很体贴,婆婆也非常好相处。我真的很感谢你讲我带来深圳!”

18岁朝鲜女子嫁到深圳,10年后第一次回娘家,丈夫陪同她一块回去

我跟着笑了,多海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

特此申明:本文含有虚构内容创作成分,人物均为化名,图片源自网络。

请勿对号入座,请理性观赏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