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第二任期,贸易政策成了焦点,尤其是那些高关税。2025年8月7日午夜刚过,新一轮关税正式启动,这波操作直接针对全球几十个贸易伙伴,税率从10%到50%不等。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帖,大喊“午夜到了!数十亿美元关税收入正涌入美国!”他把这当成美国从全球经济中捞好处的时刻,说这些钱主要来自那些长期占美国便宜的国家。数据上看,2025年上半年关税收入已经破纪录,累计达到1130亿美元,这数字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海关局实打实统计出来的。特朗普觉得这政策牛逼,能帮美国减少贸易逆差,还能逼企业把工厂搬回本土,创造就业岗位。不过,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很多专家和企业都说,关税成本大多落到美国公司头上,最终可能转嫁给老百姓。
先说说背景。特朗普从第一任期就开始玩关税这套路,2018年对钢铁铝征收25%和10%,后来扩展到中国商品,税率最高60%。2024年大选时,他承诺如果当选,会对所有进口货征收10%到20%的普遍关税,对中国则更高。2025年1月20日就职后,他没闲着,4月2日签了行政令,启动“互惠关税”计划,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和《贸易扩展法》第232节。起初是10%的基线关税,针对所有国家,后来逐步加码。7月31日,白宫公布最终清单,对67个国家征收超过10%的关税,其他国家统一10%。具体行业像汽车25%、钢铁50%、铝30%、铜25%、木材15%,半导体直接100%。这不是空谈,8月7日0:01分,海关系统切换,新税率立刻生效。特朗普团队说,这是为了纠正贸易不平衡,美国每年贸易逆差好几千亿,现在得让别人出血。
为什么特朗普这么执着于关税?他说这是保护美国工人和产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美国制造业这些年流失严重,很多工厂去了中国、越南、墨西哥。特朗普觉得,高关税能让进口货变贵,美国人就会多买本土产品,企业也会把生产线移回来。他在竞选时反复讲,关税不是税老百姓,而是让外国付钱。现实中,分析显示,大部分成本由美国进口商承担,他们要么自己吞,要么加价卖给消费者。耶鲁预算实验室估算,2025年和2026年,这波关税会让美国GDP少0.5个百分点。就业数据也不乐观,5月到7月新增岗位是疫情后最低水平,企业招聘放缓,因为原材料涨价。福克斯新闻民调显示,62%的美国人反对特朗普的关税策略,58%不赞成他的减税计划,55%对他经济管理不满意。这些数字说明,政策推行没那么受欢迎。
具体到实施过程。4月开始,美国和贸易伙伴谈判了近四个月。白宫官员跟欧盟、日本、韩国代表开会,讨论豁免条款。美国想让对方多买美国能源、国防装备,来换取低关税。瑞士总统凯勒-祖特尔专程来华盛顿,见了国务卿卢比奥,但没见到特朗普或高级贸易官员。她带了新方案,瑞士官员说目标达成,会继续谈。瑞士关税从31%升到39%,是发达国家最高的,手表、巧克力、工业设备出口受重创。其他国家也类似,印度和巴西面对50%关税,加拿大35%,不过USMCA协议内商品豁免。欧盟、日本、韩国15%,台湾、越南、孟加拉国更高。特朗普还单独点名中国,说要罚他们买俄罗斯油,关税可能上250%。8月6日,他宣布对半导体100%关税,除非企业承诺把芯片生产移到美国。这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苹果之类的公司得调整策略。
关税生效后,经济反应立竿见影。进口平均税率跳到15.2%,二战后最高。海关局报告,7月关税收入破月纪录,29.6亿美元,全年到6月累计1130亿。这钱进了国库,用来基建或减税。但专家说,消费者价格还没明显涨,是因为企业库存多,供应链在适应。长期看,物价会上行,尤其是汽车、电子产品。进口商提前囤货,避免税负,港口忙碌起来。贸易逆差短期可能缩小,但全球反制在即。欧盟已经在布鲁塞尔讨论回应,日本企业减少对美出口。特朗普在8月8日接受CNBC采访时,说关税对股市是“巨大正面”,警告法院别挡路。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审关税合法性,企业起诉说白宫滥用紧急权力,案子还没判。
特朗普的喜悦显而易见。他在Truth Social上帖文,称美国终于从全球“收割”财富,这些国家多年来占便宜,现在该还了。他说唯一能停下美国的,是那些激进左翼法院。这话针对上诉法院,审查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关税。特朗普团队辩称,这是国家安全需要,保护关键行业如钢铁、半导体。批评者说,这其实是贸易战升级,会伤及盟友关系。拿加拿大为例,35%关税虽豁免大部分,但边境贸易还是乱。印度因买俄油被罚50%,出口受阻。全球经济学家担心,这会加剧通胀,削弱增长。宾大沃顿预算模型预测,长期GDP降6%,工资降5%,中产家庭一生损失2.2万美元。
再深挖点内涵。这政策接地气吗?对蓝领工人来说,或许是,他们觉得终于有人为本土制造业出头。底特律汽车厂工人可能支持,因为进口车贵了,本土车好卖。但对沃尔玛顾客,东西涨价就烦。关税不是万能药,历史上看,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大萧条。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国关税战让美国农民丢了市场,大豆出口掉30%。现在规模更大,覆盖全球,风险更高。PIIE智库估算,十年内关税收入上万亿,但代价是贸易萎缩。特朗普说要用关税钱减税,帮中产,但分析显示,低收入群体受物价影响最大。政策有逻辑:保护主义兴起,因为全球化让美国中西部失业多。但执行中,豁免和谈判太多,容易成政治工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