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学校缺人还是农村留人。

今年暑假,某某县城区新开了实验学校,加上其他学校缺老师,按惯例从农村选调教师进城。这次条件放得很松,连年龄限制都取消了,结果计划招230人,最后只有88人报名。十年前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那时候一听说能进城,农村学校好老师挤破头都要往外走,现在反而冷清了。

农村学校的老教师们感慨,以前年轻时进城是梦想,但现在四十多岁的人突然不心动了。以前城区学校门槛高,非得要特岗教师或者有特长的才给机会。现在政策放宽了,愿意来的反倒少了。县城领导本来以为能招满,结果差了一半还多。

为啥现在没人想进城?农村老师自己说了不少原因。第一个是城里学校太累。以前觉得去城里教书能轻松点,结果发现城区老师每天要在学校待十多个小时,各种评比压力大,有的老师直接说“宁愿在村里种地也不去城里当陀螺”。

第二个是职称问题。农村老师评上中高级职称后,进城就要重新考核,不少四十多岁的老师已经在农村评上高级职称,去城里可能要降级,工资也跟着少,划不来。有个老教师说:“我辛辛苦苦熬了十几年评上高级,去城里当回锅肉,不如在这慢慢熬到退休。”

还有就是年龄到了。现在农村四五十岁的老师,就算进城后熬到退休也剩不了几年,反倒要适应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加上现在农村学校条件改善了,宿舍吃饭都有保障,不像以前要自己带饭。有个老师算了笔账:进城后住得远,通勤费一个月要多花五百,工作量又翻倍,算下来还不如在农村省心。

县城教师进城名额空了一大半,四十多岁的老教师为啥不稀罕了?

最让人意外的是,年轻老师也不着急进城了。十年前刚毕业的特岗教师挤着往城里跑,现在新分配的老师明显变少,能挑的大都已经调走了。剩下的人发现农村缺老师,反而好点。比如某中学物理老师被抽调走了三人,结果学校只能让语文老师兼职教物理,教学质量下滑严重。

城区那边也没占到便宜。新招的老师不够,校长到处托关系找人,可农村老师实在没兴趣。有个城区中学校长抱怨,这次招的老师里有一半是家属照顾性调岗,并不是真有能力的骨干。

这事让教育局开始反思。他们原本想通过选调平衡城乡资源,结果两边都没办好。农村学校骨干流失严重却没人来补,城区学校招不满还招不到好老师。有专家建议要改变职称制度,把农村工作年限作为加分项,但具体怎么操作还没定论。

事情就这么僵着,明年还能不能继续选调还是个问题。老师们都等着看政策会怎么变,现在谁也不想冒险打头阵。(1195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