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大文娱行业似乎肉眼可见地变“冷”了。电影市场票房不如预期,剧集市场有佳作但缺少爆款,综艺鲜有创新内容跑出来,“综N代”撑起基本盘。时间来到2025年,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年度观察 文章,一如既往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新的一年,“热”起来。
这里是#2024年度观察 第一篇——2024剧集市场。社会瞬息万变,观众的审美也不是一成不变,在时代的浪潮里,长剧需要在变革中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曾经的全民爆款会越来越少,但在各自的领域出精品、出新品,还是值得期待。
作者|魏侨、编辑|李肖
2024年,剧集行业似乎肉眼可见地变“冷”了。年初的《繁花》之后,几乎没有出现全民热追的国民爆款。往年最“热”的暑期档今年在奥运会的挤压下声量微弱,成批的古偶前赴后继地倒下。下半年剧集扎堆播出,但整体在舆情热度和口碑表现上都差了一口气,似乎再也没有全民爆款出现。
微短剧的崛起如火如荼,长剧的观众基本盘被进一步抢占,也给创作者们敲响了警钟。行业遇冷,与其说是寒冬不如说是震荡,洗牌之后会有新的格局。
一方面,许多备受期待的头部大作与热门续作,没能符合观众的期待,加剧了长视频的寒意。但好的一面是,能够引起观众关注、收获口碑热度的大多是内容扎实或者在创作上有所创新的作品。因此今年依然有口碑突出、内容创新的优秀剧作,给创作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方向和标杆。
与此同时,社会瞬息万变,观众的审美也不是一成不变,在时代的浪潮里,长剧需要在变革中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曾经的全民爆款会越来越少,但在各自的领域出精品、出新品,还是值得期待。
现实题材升维,轻盈治愈走向新生
如果2024年要选出一部在口碑、热度、内容质量等多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年度剧集”,那无疑是《山花烂漫时》。张桂梅校长与她创办的华坪女子中学的故事早已被大众所熟知,使得很多观众在《山花烂漫时》播出前持有一种审视的态度,但随着剧集播出,扎实的剧情和表演让口碑热度开始发酵,在播出大半个月之后登顶全网热度榜首,并产生了持续的长尾效应。
究其原因,《山花烂漫时》最珍贵的是剧中所呈现的当下性。故事完全摒弃了同类题材惯用的苦难叙事,融入了丰富的喜剧元素,以一种轻盈、幽默的语态将张桂梅校长与华坪女高的乐观、成长与力量完整地书写出来。同时这部剧也没有丢失直击社会问题的锐度,在呈现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女本位”视角,在女性主义的表达上更进一步,这也是主旋律题材的突破。
纵观今年的现实题材剧集,获得观众青睐、引发舆论关注的作品大多具备这样与社会现状与大众情绪相接轨的当下性。比如《烟火人家》构建起了一个父权社会下的母系氏族,讲述三代女性的困局与出走,母女之间亲密又矛盾的关系细致入微,引发了当下许多观众的共情。而《凡人歌》则以锐利的笔触再现了当代都市的重压之下,不同年龄阶段的普通人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与人际关系,拜金、内卷、中产坠落等热门话题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即使是以20世纪70年代为背景的《小巷人家》,也放下了苦大仇深的时代悲悯,将目光放置在琐碎的家长里短与温暖的情感连接上,甚至贡献了今年最好的女性友谊。相似年代背景的《南来北往》同样注入了喜剧元素,一改年代剧沉郁的叙事风格,以亲切质朴的语态讲述真实的铁路往事。有意思的是,剧中对于女性以及婚恋关系相对陈旧的表达,引发了这部剧开播以来的最大争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剧集的口碑和传播。
可以看出,性别话语已经成为剧集创作发行不可避免的话题。在今年女性题材似乎已经不再被作为一种特定的类型来探讨,不仅是现实题材,女性视角已经融入了大多数题材剧集作品的创作,舆论场中我们更多地讨论各个领域的“女性创作”。一定程度上这是女性主义在剧集领域的新突破,但在悦纳新视角的同时,也要警惕单一的性别观念所引发的无谓争端会对剧集创作造成伤害和掣肘。
今年也出现了一些形式新颖、风格鲜明的“孤品”。年初引起收视热潮的《繁花》,不仅是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深情描绘,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生态和百姓群像的鲜活书写。王家卫用独具个人风格的光影色彩、镜头构图和叙事手法,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绝佳的视听盛宴,将电视剧的视听影像呈现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只有8集的《我的阿勒泰》则成功实现了从散文到影视作品的改编,通过丰富的自然感官体验和触感影像的细腻表达,给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视角和观剧体验,丰富生动的角色塑造、治愈性台词与场景、娓娓道来的叙事让人感到温柔熨帖,也让行业看到现实题材剧集在叙事美学上的跃迁。
在今年的现实题材作品中,可以看到国剧在现实题材创作上的成熟与自信。当现实题材成为剧集创作的主流内容,更需要创作现实题材作品时,真正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反映社会变迁中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真谛。创作者在已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尝试与创新,不断实现美学与叙事的升级,才能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剧体验,避免落入同质化的窠臼。
古偶基本盘危机,积极寻求新转变
过去占据可观市场份额的古偶剧在今年遭遇了丢失基本盘的危机,过去依赖“明星+大IP”的爆款公式产出的大量同质化古偶作品,不仅口碑上饱受争议,就连以往庞大的收视底盘都难以为继,在播放数据表现上显出颓势,“古偶灾年”的讨论甚嚣尘上。
如果说上半年的《与凤行》还能凭借演员的强大影响力以及CP红利稳住收视口碑,那么到了年中,以往霸占暑期档的古偶剧不仅在数量上显著下降,更是陷入了上线一部“抬走”一部的怪圈。备受期待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在口碑和数据上远不如预期,《长相思2》同样是观众翘首以盼的作品,虽然在第一部的影响下热度不低,但口碑和影响力都无法与前作同日而语。
而同期上线的其他古偶作品,无论是颇有噱头的IP加持,还是提前“押宝”的CP组合,都没能引起大众更多的关注。这些古偶剧从题材、剧情到演员、服化场景都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同质化。
年末《永夜星河》《珠帘玉幕》同时上线开播,两位人气“95花”的正面对撞,加上“郭氏审美”加持的《大梦归离》,古偶剧似乎碰撞出了暑期档的热闹氛围。同类作品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剧集数据有了显著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持续低迷的剧集市场。但由于作品本身的硬伤问题,也没能再现2022年暑期档“古偶三连爆”的盛况。
高度依赖大IP与流量演员的古偶剧,创作模式有悖于一般的文艺作品,创作思路更接近于互联网“产品思维”,加之高企的制作成本,在创作上更容易走向经验主义,也就催生了大量名头响亮但内容高度同质化的古偶作品。
过去相当可观的古偶基本盘在今年很大程度上遭遇了微短剧的冲击。微短剧相较于长剧掣肘更少,凭借简单直给的剧情、快节奏的叙事以及强情绪唤起,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下沉市场的娱乐需求。而古偶剧在娱乐性失去优势的同时,无法提供更高的审美价值,随着观众审美不断提高,对于长剧的选择标准更加苛刻,也很难再获得更高的收视数据。
正因如此,今年能够在一片颓势中突出重围的古偶剧,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微短剧的创作经验。优酷播出的《墨雨云间》凭借高强度的“爽”和“癫”吸引广泛的观众,成为暑期档“第一爆”,而另外两部《惜花芷》和《花间令》热度也高居不下,与《墨雨云间》并称“古偶三杰”,更是将“长剧短剧化”摆到了台面上。到了年底《九重紫》横空出世,这部剧导演正是执导过《招惹》《虚颜》《念念无明》等热门短剧的曾庆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黑马”之姿跑出古偶同质化怪圈的作品。比如融入系统和游戏元素,走“解构网文”路线的《永夜星河》。无论是复仇、种田还是奇幻冒险,这些“黑马剧”都呈现出反雌竞的思潮和女性力量的表达。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和深化,那些以“搞事业”为噱头实则沉浸于性缘关系的“伪大女主”古偶剧也已经几乎绝迹。
过去偶像剧反复罗织的浪漫爱情想象已经过时了,受此影响的不仅是古偶一个品类,今年现偶剧也几乎失去了过去强大的造星能力,叫得上名字的作品屈指可数。此前备受期待的《在暴雪时分》质量尚可,播出表现并不如人意。同样在氛围感上独树一帜的《春色寄情人》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获得的关注度依然有限。
真正称得上爆款的都市爱情剧是《玫瑰的故事》。这部剧虽然围绕女主角的爱情生活展开,却也是对爱情剧中浪漫爱以及婚姻想象的一次全面解构。剧中反雌竞的思维与女性力量的表达同样贯穿始终。如上所述,女性主义的视角影响着影视剧的各个品类。
很显然,无论是短剧化的趋势还是女性主义的发展,当下社会审美、主流思潮的迅速发展与变化,都对剧集创作与播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行业更进一步的变革。
多维悬疑探索,续作扎堆盛况难再
作为一直以来拥有庞大观众基础的强类型,悬疑剧今年在类型的迭代和创新上走出了更广阔的道路,也给观众提供了更丰富、刺激的观剧体验。
热度与口碑获得全面胜利的无疑是《边水往事》。剧中通过对环境、服饰、道具的细致描摹,以及地方语言的精确运用,营造出高度真实的“三边坡”世界,其繁茂与衰败并存的亚热带异域风景,为剧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让观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质感和时代的氛围。故事巧妙地运用悬疑手法,通过多层次的叙事结构和出人意料的剧情转折,引领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在故事中融入了对于复杂人性、道德边界的深入探讨,故事余韵无穷,在国产电视剧中独树一帜。
今年的悬疑剧在类型创新上做出了更多的探索,注重人性剖析的社会派悬疑跳出了节奏缓慢与剧情冗余的窠臼。短小精悍的《新生》以罗生门的叙事方式,呈现了一场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精彩骗局。每一个案件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洞察,展现了人在欲望、利益、情感等因素的驱使下所产生的扭曲和挣扎。
《太阳星辰》是中国内地首部在腾讯视频和Netflix同步播出的亚洲罪案剧集。剧中通过男主在两个时空穿梭,让老港剧有了新的味道,兼具怀旧与创新,更有全球视野。
当然,悬疑题材中也有凭借扎实的剧情与创作技巧,走出一条稳健的“守正”之路的剧集。《我是刑警》取材自真实案件,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几起疑难大案的侦破过程。剧中采用了纪实的叙事手法,平实落地的人物塑造、逻辑严密的细节呈现、写实的粗粝质感以及紧凑的叙述节奏颇有千禧年代老刑侦剧的风格。
如今悬疑剧类型化蔚然成风,大多离地半尺,在“奇情”上吸引观众,而这样回归传统、质感落地的老派悬疑剧也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事实证明,在悬疑剧这个类型上,只要剧本足够扎实,尊重创作规律,老题材旧手法依然可以稳定地收获观众的认可。
另外,往年备受关注、平台与创作者大力投入的古装悬疑在今年播出数量和头部作品都有所减少。没有IP加成和流量演员带货的《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在古偶扎堆的暑期档突出重围,内容风格延续前作,制作上实现了升级,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可见,在悬疑剧这样的强类型领域,无论形式、风格如何创新,逻辑严密、真实的剧情始终是决定剧集水平的关键。
年末扎堆播出的悬疑剧里,《白夜破晓》和《猎罪图鉴2》都是备受观众期待的续作,也都有珠玉在前的“黑马”前作。《白夜追凶》已经是7年前的作品,而《猎罪图鉴》横空出世也已经是3年之前。
观众翘首以盼,平台蓄势待发,两部续作一经播出就热度高企,引发了舆论场的热烈讨论。两部剧大体上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质量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评分与热度都与前作相比有所下降。
究其原因,与时间和行业的变化不无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变迁,经济环境与舆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导致了观众观剧的视角与心态都发生了巨变。很多剧在第一部出现时,都属于当时市场上的创新之作,但同样的概念放在当下,情况就有所不同。即使是原班人马出演,也只能保持情怀,而无法百分之百适配如今的观众审美。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剧集的口碑和热度。即使是制作过硬、艺术水平上乘的作品也无法超越时代的审判。
比如,前作的高热度仅仅过去了一年,《长相思2》就显出了颓势。前作中编织的“雄竞”“大女主”的鲜明标签,没能在续作中持续释放能量。缺少真正有力度的故事支撑,古偶剧囿于情感关系的短板暴露无遗,前作塑造起来的生动角色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崩坏和割裂。
在剧集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热门剧集已经被市场和观众所认可,无论是内容质量、创作模式还是观众认知都有很强的基础,无论对平台还是创作者来说,制作续作都是一个保险的选择,这也是今年以来续作扎堆播出的原因。但与高热度、高期待相伴相生的是高要求和严苛的审视,而播出环境的不断变化也意味着创作上要与时俱进,不能单纯依靠路径依赖。
正因如此,续作并不是热度口碑的捷径,想要延续作品质量,在表达上实现突破,甚至需要创作者投入更多的创意与努力。
小结
2024年国产剧播出作品的数量与热度相较于往年都有所下滑。多数类型都缺少引领创作与创新的头部作品。在此情况之下,长剧集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微短剧的优点,叙事风格上做了“长剧短剧化”的尝试。另外精简集数,在体量上“减负”,叙事和影像上做更丰富的尝试,也是长剧变革的方向。
总体而言,短视频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注意力和娱乐生活,长剧很难争夺观众的碎片时间,因此更需要在内容、制作上进一步实现精品化,主创更加深入真实生活,创作出真正切中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头部作品来吸引观众、培养观众审美,才是长剧长期存续、重新焕发生机的长久之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