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博主:歌手2025真的要谢谢李佳薇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歌手2025》开播到中后段,因马来西亚歌手李佳薇十年后,再登《歌手》舞台,以一曲《天后》重归,掀起全网怀旧浪潮。
10年前,李佳薇在《我是歌手第三季》踢馆,和韩红孙楠谭维维李健the one等同台竞技,1票之差无缘前4而踢馆失败。
不少网友刷屏:“这才是《歌手》原来的样子。”
“有十年前的味道了。”
还有一种评论,说唱出了“经济上行的希望感”。
十年追综的我,却因为这几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有点感触了。
我感觉它至少包含了这几层含义:
——对当下音乐舞台的不满:这些话可能反映了观众对当前音乐综艺中过度注重改编、噱头、流量而非纯粹唱功的厌倦。那种卖力感,那种直播中的细节,展示出“人”的操纵感,都会让你直观感受到在技术上的“强大”。
——对简单纯粹的怀念:搜索结果中提到"那时候的歌手们,不会去随意改编歌曲,而是纯粹比拼唱功"。这句话可能反映了观众对音乐综艺早期简单形式的怀念,那时更注重纯粹的音乐表现而非舞台效果或话题运作。
不可否认,这种怀旧本身是存在记忆误差的。在2015年的语境下,李佳薇这样的实力派非但不会受到尊崇,还会在那一年“诸神之战”中被列入“高音派”,这也深刻印象了《我是歌手》后来几年的走向——为了打破“好歌手=高音歌手”的舆论,还特意请来了低音歌手、团体歌手等等。
而李佳薇的这次出现,和10年前高音对战高音的格局可不一样。她恰好在一些改编演唱掀起讨论,难以达成共识的大背景下,出现了。
某个角度说,这一次怀旧,也属于这场“音乐改编大讨论”中play的一环——相比魔改,更爱返璞归真;相比上热搜,更想听音乐。但她的成功又不可避免迎来新的话题和热搜——林俊杰,在本周一边开演唱会,一边被一次次循环“煎熬”。
因此我认为,李佳薇,可以算得上是《歌手2025》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转折点。
除了以上的影响,她也推动这场音乐竞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结构:
2. 男女比例发生变化
3. 年龄结构变化:70后歌手已经连续缺席6期
其实,这样的结构性调整,每一季都在发生,只是我们期待的是节目组的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的“意料之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