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这几天岛内政坛闹得沸沸扬扬的南投县议员陈玉铃罢免案,总算在7月13日尘埃落定。同意票足足有12160张,比不同意票的5867张多出一大截,占比直逼67%,可就是因为投票率太低,只到31.76%,同意票没跨过那道14302张的法定门槛,罢免案直接宣告失败。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叹口气,尤其是蓝营那边,本来想借着这个案子给绿营来个下马威,结果却砸了锅,大家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先说说这个陈玉铃是谁吧。她是民进党在南投县的议员,选区覆盖竹山镇和鹿谷乡,那地方以农业为主,茶园竹林到处都是。陈玉铃2018年第一次当选,2022年连任,还兼着民进党南投县党部主委,平时忙着地方党务和议政,重点放在农村发展、环保和基层福利上,比如推过茶叶产业补贴和水利设施改善。她的风格算得上务实,在县议会里常提些接地气的提案,但因为支持国会改革,也卷进蓝绿对立的漩涡里。这次罢免案是蓝营发起的,领衔人是国民党南投立委游顥的办公室执行长蔡宜助,他们从年初就开始连署,5月16日中选会宣告成立,成了全台大罢免潮中唯一一个针对绿营民代的投票案。
其实,这个罢免案的背景得从去年说起。2024年大选后,立法院成了朝小野大格局,国民党加民众党席次过半,联手推了好几项争议法案,比如国会改革,搞得青鸟运动风起云涌。绿营支持者不干了,发起大罢免,目标直指蓝白立委。蓝营当然不甘示弱,反过来“以罢制罢”,瞄准绿营的地方势力,陈玉铃这个案子就是他们的试水石。蓝营本来以为在南投这个传统优势区,能轻松拿下,谁知道投票率这么惨淡,总选民5万7207人,只来了1万8171人投票。同意票虽多,但没到总选民数的25%,按公职人员选罢法第90条,罢免就过不了关。
这结果一出,赖清德那边肯定是松了口气。他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上任没多久就面对国会多数在野,压力山大。大罢免潮本来是绿营的反击武器,但如果蓝营这个反制案成功了,等于给绿营添堵。现在失败了,赖清德可以暂时喘口气,继续专注执政事儿,比如处理美国高关税问题和经济议题。他没公开表态,但从民进党内部评估看,这案子被视为726大罢免的前哨战,失败等于给蓝营敲了警钟,证明动员不容易。
反观朱立伦,作为国民党主席,他可没闲着。罢免失败后,他马上带着蓝营民代在台北开动员大会,定7月26日为“民意保卫战”关键日,全力催票,呼吁支持者投不同意票挡住大罢免。朱立伦知道,国民党在动员上老一套,靠基层走访和传统宣传,年轻人不买账,内部还常闹分歧,有人支持罢免有人反对,搞得自己人先乱了套。他最近到处跑,强调投票率越高对蓝营越有利,如果拉到50%以上,蓝营立委就有机会过关。专家吴世昌也说,投票率低,罢免方容易失败;高了,反罢免方稳。朱立伦这招是实打实的,国民党在南投都没动员好,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大罢免潮的来龙去脉,得细说说。起因是国会改革,蓝白推法案,绿营觉得乱政,民众发起罢免国民党立委,从2月开始连署,5月多案过关。国民党反击,针对绿营立委如吴思瑶、吴沛忆,还有原住民立委伍丽华、陈莹,但这些案子大多在二阶连署失败,只有陈玉铃和另一个南投议员蔡铭轩的案子成案,可蔡铭轩的没进投票。整个潮水涉及59案,二阶过关34案,主要是31名国民党立委、1名无党籍市长高虹安,还有2名绿营议员。7月26日投票的就有24名国民党立委和高虹安,8月23日还有马文君、游顥等。
过程中乱象不少。蓝营罢绿案被爆伪造连署,用亡者资料或冒名,嘉义市王美惠案领衔人陈志全道歉撤案,嘉义县陈冠廷案国民党党部干部被羁押。绿营罢蓝也出问题,南投游顥案领衔人被查死亡连署,台北陈玉珍告罢免团体伪造。民进党3月起党部代收连署书,全力投入,但蓝营指责他们“赌输翻桌”。国民党则说绿营不专注执政,整天搞罢免,像关税谈判搁置,民众受害。
陈玉铃这案失败,对蓝绿都是教训。蓝营看到,情绪高涨不等于票数,网络热闹转不成实际行动。南投蓝营票仓,投票率才三成多,说明动员难。媒体人郭正亮点出,罢免成功需基本盘全出动,但老百姓对罢免兴趣不大。门槛高,双条件:同意票过不同意,还得超总选民25%。蓝营如果在绿营地盘推罢免,风险更大,同意票一到25%,国民党就吃亏。
绿营呢,虽然保住陈玉铃,但同意票远超不同意,显示地方不满积压。陈玉铃选区绿营弱,2022年她只拿1万多票,这次不同意票才多839张,投票率低救了她。要是率高点,她就完了。民进党内部反思,四个不确定因素:罢免韩国瑜太猛,可能引中间选民同情蓝营;绿营和罢免团体合作竞争复杂,赖清德和曹兴诚间有矛盾;赖的“团结十讲”常惹议;美国关税问题成争点。钮则勋分析,如果绿营罢掉11名非绿立委,就能过半,改议会负责人。
罢免失败后,陈玉铃保位,继续议员工作。民进党保持51席议会,没损失。国民党反思动员,朱立伦推新招,如线上直播吸引年轻人。赵少康说,投票率过55%,蓝营能挡大罢免。整个事件暴露台湾民主痛点:罢免制度门槛高,动员成本大,易成政党工具。民众看热闹,但长远看,这种对抗消耗公共资源,影响治理。蓝绿得想想,怎么从情绪战转到实务上,别让老百姓成炮灰。
话说到底,这场罢免虽小,却是大潮缩影。赖清德松口气,朱立伦催票忙,726投票日才是高潮。蓝营若不拉高率,立委席次恐动摇;绿营若太激进,反噬自己。台湾政治就这样,蓝绿斗法,民众围观,大家得擦亮眼,看清谁在干实事,谁在玩虚的。未来几个月,岛内估计还得热闹一阵子。
再深挖点内涵,这事儿不光是蓝绿互咬,还反映台湾社会分化。国会改革本意监督政府,但推法过程乱,引发罢免潮。罢免权是民主工具,可滥用就变武器。陈玉铃案同意票高,说明部分民众对绿营地方势力不满,或许因农村政策执行不力,或国会争议外溢。蓝营失败,则暴露组织老化,年轻选民不鸟传统动员。朱立伦得创新,不然国民党继续弱势。赖清德呢,执政初期就遇这摊子,得平衡本土价值和经济现实,别让关税问题拖后腿。
从数据看,南投投票率低,农村选民参与度本就不高,加罢免门槛严,成功率低。全台大罢免,59案只34过二阶,多是蓝营吃亏。伪造连署案频发,损公信力,检方介入,党部干部被押,显示罢免已成司法战场。民进党宣讲“人民是头家”,国民党喊“反恶罢”,口号响亮,实际效果待考。专家钮则勋提四不确定,绿营内忧外患,赖清德团结讲惹议,曹兴诚团体合作难。蓝营机会在高投票率,拉中间选民同情“受害者”心态。
陈玉铃保位后,南投蓝绿各自解读。蓝营说票数差距大,证明民众支持罢免,只差动员;绿营说失败显示恶罢不得人心。游顥誓言迎战自家罢免案,国民党地方人士预估支持者增。整体看,大罢免潮推高政治温度,但也让民众疲惫。台湾民主活跃,可过度对抗伤元气。朱立伦催票是当下策略,长远国民党需改革内部,统一意见。赖清德松口气,但726若蓝营挡住,绿营气势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