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十月,武汉国际拳击邀请赛,世界业余拳击联合会主席乔·杜里先生以及世界业余拳击联合会执委的一些官员作考官,对我国二十多名裁判进行考核,历经八天的考核进行了理论考试、口试及比赛中台上、台下裁判的实战考核,他被评为第一名。

一九八八年一月,世界业余拳联正式批文,授予他国际级拳击裁判,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的国际级拳击裁判的历史。

一九八九年六月,苏联国际业余拳击邀请赛,他被大会评为“优秀裁判员”,为我国争得了荣誉。当他上台领取“证书”时,热情的苏联观众报以热烈掌声,高声齐呼:“卡达依,卡达依(中国)……”

一九八九年十月,世界业余拳联授予他业余拳击最高级别裁判职务——AIBA级(简称A级)。他成为中国第一个终身拳击裁判。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当今拳击台上的首席法官,年仅二十五岁的陈立人,现任北京体育学院运动学校拳击队教练,我国唯一一位国际级拳击台上台下裁判,全国拳击锦标赛仲裁委员会五大成员之一,一九八八年全国拳击锦标赛总裁判长。

陈立人,出生在浙江温州华盖山下一户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十岁那年,受环境影响,他开始迷武术运动,偶被温州市武术队教练袁镇澜相中而招至麾下,从此开始习武生涯。一九八三年夏季,经袁教练推荐,他提前一年参加高考,被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特招入校,从此更加系统接受专业训练,在校期间,刻苦攻读使他成为文化课高材生,同时,平日忘我的训练加上良好的武功底子与天资聪颖,使他武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并在散打界崭露头角,成为北京体院散打队的佼佼者。

一九八三年在南昌,一九八四年在太原,一九八五年在山东潍坊举行的全国散打赛上,他以冷静的头脑,敏锐的反应,疾如闪电的出拳,击败国内众多高手,获得五十七公斤、六十公斤级两个全国亚军的好成绩。回到北京/p>

悲观、迷惘,他似乎感到头上被人重重猛击一拳……年仅二十一岁,却不得不离开他酷爱的运动场,过早地结束了运动生涯。

男子汉也会有失败,但男子汉敢于正视失败。他毅然选择了拳击教练员这一新兴职业,“即使自己没能站上冠军的领奖台,也要运用自己的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去培养出一批全国冠军”。他甘当铺路石。

一九八七年八月,他毕业留校,协助国家拳击队教练、北体击队负责人王守忻教练工作,十一月他开始带队,整天与运动员奔波在场上,时而做假设敌手;时而讲解攻防招式;时而分析要领;经过一个冬训,他的队员在大赛上取得了“满堂彩”。一九八八年四月全国拳击锦标赛上获得一个冠军、四个亚军,六月份在西安全国拳击精英赛上他的四个学生获得了四个冠军,十二月份全国冠军赛上夺得一个冠军。他的队员赵德岭被选入国家拳击集训队。

训练之余,他经常泡在北京各大图书馆里,翻阅国内有限的拳击专著,还借助词典啃读国外版拳击书籍,并写下大量的笔记与心得体会,为撰写论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一万字的《拳击运动技能的过渡性训练之初探》发表后便受到拳击界关注。短短时间内获得的成功,给陈立人以不小鼓舞,然而他深深知道,国内的拳击教练员水平跟不上运动员水平的提高。必须面向世界取经。

一九八九年六月他作为中国第一个派遣到外国当拳击裁判工作的裁判员来到了莫斯科,他放弃了休息与旅游时间,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参观活动中。他多次到苏联拳击少年中心及一些著名的拳击俱乐部、训练馆参观,了解他们训练步骤、强度,以及如何选材等问题,广泛与苏联教练员交换意见,从而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国内选手提供了材料。

回国后,他又一头扎进了裁判员的业务学习当中,通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中国拳台上的首席法官!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