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作为濒危动物,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国际禁止捕杀,对于靠海而生的日本,这无疑是阻碍了他们的发展,于是日本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提出解禁要求,但是遭到了世界各国反对。因为他们都知道,蓝鲸对海洋生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连他们排出的粪便,都被视为大自然的恩赐。

那么蓝鲸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为什么人们这么稀罕它们的粪便?

150多吨巨兽如何进食?

蓝鲸虽然生活在海洋里,外形像鱼,但它其实是哺乳动物。作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蓝鲸的体型要比其他鱼类大出很多倍,它们的体重一般在150吨到180吨之间,形象地说,就是有25只以上的非洲象那么重,也可以理解为2000到3000个成年人的体重总和。

如此庞大的蓝鲸,它的身体器官也是具有惊人的重量。据研究,蓝鲸的舌头能够达到2吨的重量,舌头上都能站50多个人,头骨有3吨,肝脏有1吨,心脏有0.5吨,大小和一辆小汽车相当。他它们的血管非常粗壮,完全能够容纳一个小孩,而血管里的血液就有8吨重。

蓝鲸属于哺乳动物,所以蓝鲸幼崽属于胎生,一出生的幼崽体型就很大,重量甚至超过一头成年大象。而这样体型的幼崽蓝鲸,在哺乳期每天就要喝400升母乳,这样的胃口也造就了它们惊人的生长速度,据研究,蓝鲸幼崽每天可增长90千克的体重。

这种动物不仅体型巨大,连力量也是大得惊人,据研究,蓝鲸如果全速游行,可以产生1500到1700马力的功率。速度之快,连很多捕鲸人都会放弃追赶。

那么这样的海洋巨兽,又是怎样进食的呢?

其实蓝鲸进食非常简单粗暴,甚至不用像其他野兽一样费尽心思去捕猎,它们只要一张口,周围的小鱼小虾就会连同海水一起,被蓝鲸吞入腹中。蓝鲸的口腔极大,张到最大时可以塞下8辆小汽车。

当鱼虾混着海水进去之后,它们就把嘴闭上,收腹,在腹部的挤压下,鱼虾海水混合物会再次喷出去,但是蓝鲸嘴巴上有两排板状须,它们就像筛子一样把鱼虾留在了里面,把海水过滤出去。

蓝鲸胃口极大,每天就是靠这样简单的动作捕食鱼虾,据研究,一头蓝鲸每天大约要吃掉4吨到8吨的食物,鱼虾数量达到200万只左右。那么在这么大的食量之下,蓝鲸的排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遮天蔽日的排泄场面

一般情况下,蓝鲸潜水深度可达到200米到500米之间,但是在这样的深度下,它们身体承受的水压实在太大,不利于排便。所以每当它们想要“解手”的时候,都会浮出水面,或者靠近水面,因为这里水压比较小。

据研究,蓝鲸“解手”的时候,一次可以排出2吨左右的粪便,那画面可想而知。此时从海里看上去,就像暴风雨前的乌云一样,一瞬间就乌泱泱地向四周散开,遮天蔽日。据说这种场面之下,足以把方圆100米的水域都给污染了。然而这样令人作呕的场景,却也不是一无是处。

蓝鲸的2吨粪便,虽然是排泄物,但也是富含有机物。它们一排泄,就会为无数浮游生物提供吃不完的大餐,而这些浮游生物又是小鱼小虾的食物,小鱼小虾又是蓝鲸的食物,所以这就构成了一套生态循环系统。当然,这些小鱼小虾也不只是蓝鲸的食物,也是其他鱼类的食物,所以蓝鲸的一次排泄,就可以养活很多海底动物。

除了动物,海底的植物也能够受到恩惠,这些排泄物就是天然的有机肥料,落到海底之后,被海底深植物吸收,而海底植物又会进行光合作用,能够改善海底的自然环境。

所谓“一鲸落,万物生”,这些体型庞大的鲸鱼,无论是自己的排泄物还是尸体,都能够为海洋生态平衡做出巨大的贡献。

可是这样伟大的动物,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面临绝境的蓝鲸

从很久以前,人类就有捕鲸的习惯,因为鲸鱼的体型很大,能够为人类提供很多重要物资,比如把鲸鱼的脂肪提炼出来,可以作成灯油、肥皂和鞋油等物品。

蓝鲸的体型在同类中算是佼佼者,如果从它身上获取这些,将能得到更多,但是在早期,人们并没有把目标放在蓝鲸身上,因为蓝鲸的体型和游行速度,不是普通的渔船能够靠近的。

不过后来随着人类捕鱼技术的进步,渔船开始装备起了一些先进的捕鱼装备。自此蓝鲸也进入到了被捕杀的名单中。

据记载,1935年时美国、日本和挪威的捕鲸行动规模最大,为了能够将捕捉到的蓝鲸迅速处理,他们甚至建造了大型的“工厂船”,捕到蓝鲸之后不用拖上岸就能原地处理。

有数据显示,在人类大规模捕杀蓝鲸之前,全球蓝鲸的数量在20多万到30多万之间,但是在人类开始捕杀之后,蓝鲸数量急剧下降。到1930年,这些船队捕杀的蓝鲸数量达到了28325头,二战末期,蓝鲸几乎灭绝,后来因为人类对海洋的污染,又造成了很多蓝鲸的死亡

1960年的时候,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下令禁止捕杀蓝鲸,然而此时被捕杀的蓝鲸数量已经达到了35万头,蓝鲸种群数量甚至不如100年前的1%,全世界仅存的数量只有50头不到。

禁止捕鲸40年之后,全球蓝鲸数量开始有所恢复,2002年的一次数据统计显示,蓝鲸数量恢复到了5000到12000头之间,但如果把每个族群都精确地统计一遍,数量应该还会更多。

虽然法律上禁止了对蓝鲸的捕杀,但是蓝鲸的生存依然受到严峻的挑战。据记载,1982年之前,在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经常见到蓝鲸,但是1982年之后,这片区域的蓝鲸数量急剧减少。据推测,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引起的冰川融化,使海洋浮游生物减少,并且随着大气二氧化碳的增加,海洋海水酸化比以前严重了,对磷虾的产卵、生长、进食都造成了影响,所以才会影响到蓝鲸的数量。

除此之外,随着人类在海上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也出现了很多影响蓝鲸的因素。比如蓝鲸会被高速行驶的船只撞伤、被锋利的螺旋桨割伤,还有一些会被渔民的渔网缠住等,这些都会造成蓝鲸的死亡。

蓝鲸与蓝鲸之间是通过声音进行交流,但是随着海洋上的船只噪音和声呐的出现,对它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美国的《海洋动物保护法》甚至对蓝鲸分布的海域做了一些规定,禁止渔民在这些区域进行捕捞活动,并对船只的速度也做了限制,以期望减少对蓝鲸的伤害。

一鲸落,万物生。我们从蓝鲸身上看到了自然界生态圈的环环相扣,看到了各种生灵之间的夺取和贡献,如果中间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就是整个生态圈的崩坏。所以如果地球上的蓝鲸都消失了,对我们又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并不敢想象,虽然人类脱离了野外的生存环境,但是人类还是生活在地球之上,说到底,不管我们拥有多么先进的科技,我们都没有摆脱地球的生态循环,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人类又能否全身而退?这种问题我们不敢去猜想。

所以我们正确的做法不是去破坏,而是不断去完善,不只是为了保护动物,也是为了人类文明能够不断延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