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所有皇帝中,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之外,最让后人钦佩的就是宋仁宗了。赵祯,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从小就待人宽厚,8岁时被立为太子,五年后登基称帝,共做了42年的皇帝,死后谥号为“仁宗”。客观来说,宋仁宗并不能称得上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为何他能配得上“仁宗”这个谥号呢?看完下面的3件事,或许你就明白了。

一、善于纳谏。当时有个叫张尧佐的大臣,他是宋仁宗宠妃的亲戚,正是由于这种关系,逐渐成为朝廷重臣,被任命为三司使,是朝廷的最高财政长官。张尧佐工作也算认真,没有出现过大的失误,也没有贪污的行为,但他的能力十分平庸,没有太过突出的政绩。

包拯认为张尧佐不能胜任此官职,立马进宫面圣,让皇帝罢免了张尧佐的职务。宋仁宗知道包拯的脾气,不达目的不罢休,他就说道:“那就让张爱卿去做节度使吧!”包拯顿时就不干了,又拉来几个文官,撸起袖子就与皇帝争论,宋仁宗非但没有惩罚包拯,反而按照他的建议,直接上张尧佐卷铺盖走人。如果换作其他皇帝的话,包拯至少被会贬官,甚至有性命之忧。

二、生活节俭。宋仁宗在位期间,经济空前的发达,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身为一国之君,他个人生活非常节俭。有一天晚上,宋仁宗加班至深夜,突然感觉肚子饿了,很想来上一碗羊肉汤,但现在厨子都下班了,他就饿了一个晚上。 后来,皇后知道了这件事,就问道:“皇上为何吩咐御厨为你做呢?”宋仁宗回道:“如果我让他们做了羊肉汤,我喝了的确会很舒服,但御厨会因为我每天晚上都要喝上一碗,肯定会杀很多羊,朕于心不忍啊!”

三、胸襟宽广。大文豪苏轼的弟弟苏辙,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在进京赶考的时候,听说皇帝最近从各地召了不少年轻貌美的妃子入宫,就在试卷中写道:“皇上的妃子那么多,每天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丝毫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这样怎么治理好天下。”当阅卷的大臣看到苏辙的试卷后,都吓得不行,但他们还是把试卷交给了皇帝。

这些大臣还说道:“苏辙太过狂妄,居然敢诽谤皇帝,即使不治他得罪,至少也不能录取他。”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宋仁宗非但没有责怪苏辙,还笑着对大臣说:“朕设立科举考试,就是要选拔敢于直谏的人才,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朕认为苏辙说的很对,必须要录用他,众爱卿决不可以此事为难他。”若苏辙生活在清朝,分分钟被诛九族。

通过这三件事,我们就足以看出,宋仁宗的胸怀不是一般的宽广,在几百位皇帝中绝对是首屈一指,仁宗是对他最好的评价。清朝的嘉庆皇帝,死后的庙号为“仁宗”,你觉得嘉庆配得上这个庙号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