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丰收“薯”光里的振兴路
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爱东营讯初秋时节,利津县汀罗镇汀河七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薯香扑鼻,一片繁忙。种植户陈建军正带领十多位村民抓紧采收,抢“鲜”上市。望着眼前一垄垄饱满的红薯,他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我种了12年红薯,你看这‘西瓜红’,皮色鲜亮、肉质细腻,个头大、品相好、甜度高!”陈建军随手捧起一颗刚出土的红薯,语气中满是自豪。今年,他种植了32亩共6个品种,主打“西瓜红”,行情看好,预计国庆前后可全部收完。
种红薯是门“土学问”,陈建军娓娓道来:“红薯的生长周期至少120天,慢工出细活。从育苗栽插到藤蔓满垄,再到果实成熟,每个环节都急不得。”他不仅自己种出口感出众的红薯,还培育瓜秧供应周边村民,带动大家一起提升品质,实现“量质双优”。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福。如今,红薯这一“甜蜜产业”不仅鼓了种植户的“钱袋子”,更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正在分拣红薯的村民秦小兰高兴地说:“来这里干活每天有收入不说,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近年来,汀罗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坚持“一村一品”发展路径,大力培育特色种植产业。通过下沉服务、精准支持,为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让农田变“聚宝盆”,产业链成“致富路”,持续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从连片薯田的丰收景象,到村民分拣装箱的忙碌场景;从种植户鼓起的腰包,到更多家庭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温暖图景——一颗小红薯,串起的是一条融合产业发展、村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坚实纽带。下一步,汀罗镇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以更精准的服务、更科学的规划,推动乡村发展既有产业“速度”,更有民生“温度”,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宋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