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女知青张菊芬热恋时,男友哀求说:“你就把身子给我吧,我会对你负责!”谁料,发生关系不久,男友就抛弃了张菊芳,几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主要信源:(深圳卫视——《你有一封信》)
2014年,深圳卫视的一档寻亲节目里,来自黑龙江的张淑凤说出了一段埋藏心底多年的愿望。
她希望找到自己的生母,哪怕只见一面,人生也就不留遗憾。
这场寻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酝酿了整整四十二年。
故事要追溯到1970年春节前后,当时张淑凤刚出生不久,就被生母张菊芬托付给他人收养。
直到2014年,她才真正下定决心走上寻亲之路。
背后的原因既有来自丈夫和孩子的支持,也有她自己内心日益强烈的渴望。
早在2004年,张淑凤就曾只身前往上海闸北区求助派出所,希望查找生母张菊芬的下落。
但由于重名人数过多,线索又太少,那次寻找没有结果。
之后的十年里,她结婚生子,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心里始终放不下这个结。
直到在电视上看到别人通过节目寻亲成功,张淑凤才再次鼓起勇气。
她向节目组求助,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鼓励。
唯一让她犹豫的是养母的感受。
起初养母并不愿意她去寻找生母,担心会失去这个女儿。
但张淑凤耐心解释,最终养母不仅同意,还提供了一条关键信息:张菊芬曾在上海和田中学读过书。
节目组根据这个线索前往该校查找,几经周折,找到了一位当年与张菊芬同班、还一同前往黑龙江参与建设的同学蔡则良。
据他回忆,张菊芬当时确实在插队期间怀孕并生下一个女孩,但后来的情况大家都不清楚,有人说她已去世,也有人说她还在世,但没人知道具体下落。
尽管线索再次中断,节目组没有放弃。
他们继续寻访,终于联系到一位曾与张菊芬共事过的老人。
起初老人不愿透露信息,经过反复沟通,才同意帮忙转交一封信给张菊芬,并邀请她来到节目现场。
但令人遗憾的是,来到现场的并不是张菊芬本人,而是她的弟弟张文斌。
他向大家告知了一个悲痛的消息:张菊芬已于2006年因子宫癌去世。
更让人唏嘘的是,她直到临终前仍惦记着远在黑龙江的“两位朋友”,其实是想见女儿最后一面。
张文斌起初并不相信张淑凤是他姐姐的女儿,因为张菊芬从未向家人提起过这件事。
但在节目组出示了同学证词和张菊芬幼时的照片后,他才从震惊中慢慢接受这个事实。
两张照片上的面容极为相似,几乎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张淑凤这才知道,自己当年是被无奈抛弃的。
原来张菊芬在黑龙江生产建设时意外怀孕,本想将孩子暂时托付给好友王中美照顾,待回城安顿后再接回女儿。
但王中美的婆婆坚决反对,甚至在张菊芬临产当晚将她赶出家门。
最后在村支书的帮助下,她才得以平安生产,并将孩子交给一户可靠的人家抚养。
得知真相的张淑凤既心痛又后悔。
她想起自己三岁时曾见过一个陌生女人来家里,被养母赶走。
七岁时从旁人口中听说自己是“上海知青生的孩子”。
十二岁时亲眼目睹另一位女知青将孩子送人。
十七岁那年还有人问她要不要见生母,她却因怨恨而拒绝了。
所有的线索和记忆碎片终于拼凑完整,张淑凤意识到,生母从未放弃她,而是被迫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她本想当面向母亲道歉,告诉她自己早已放下怨恨,也想亲口叫她一声妈妈。
但这一切已经无法实现。
尽管张文斌拒绝了她祭扫生母的请求,担心会打破张菊芬现有家庭的平静,但他答应每年替张淑凤为姐姐上香,也愿意向她讲述更多关于张菊芬的往事。
对于张淑凤来说,虽然没能见到生母,但四十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她也终于可以真正地告别过去,继续自己的生活。
这段寻亲之旅令人感慨万千。它让我们看到,有些遗憾一旦铸成,就再也无法弥补;但也让我们明白,理解与释怀,从来都不晚。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