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彭博社一条消息直接炸了全球大宗商品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让国内买家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用美元计价的铁矿石船货。

本来想觉得这就是次普通商业摩擦,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咱们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这步棋是跟国际矿业巨头实打实的博弈,争的是定价谁说了算、用什么货币结算的话语权,更是要打破“澳企定价、美元结算”的老规矩。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中国为何在谈判桌上,推开必和必拓美元铁矿石船货?

以前咱们买铁矿石,大半得看澳大利亚和巴西的脸色,现在不一样了。

这两年咱们一直在找“新货源”,就是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之前从澳巴进口的铁矿石占比超八成,今年已经降到七成以下了,这变化都是一点点攒出来的。

几内亚有个西芒杜铁矿,是咱们中方主导的关键项目,今年年底就能出第一批矿,明年产能就能冲到1.2亿吨,澳大利亚少供的量,这儿正好补上。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俄罗斯也给力,通过跨境铁路给咱们运铁矿石,量比去年多了不少,而且快一半都用人民币结账,既稳了货源,又不用来回换美元折腾。

还有秘鲁邦沟、喀麦隆洛比这些项目,今年也能多供1000多万吨。

照这节奏,到2030年,澳巴在咱们进口里的占比可能降到六成,非洲、独联体国家的份额会越来越多。

中国找“新货源”,澳矿不再是“独一份”

对必和必拓来说,这事儿可就被动了。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以前它占咱们铁矿石进口的一到两成,一年能供1.6到2.5亿吨,现在咱们暂停美元订单,它没办法,只能把现货交易全改成人民币结算。

老实讲,随着咱们货源越来越多元,必和必拓以后对华份额怕是要跌到一成以下,到时候就得跟力拓这些矿企平起平坐,再想靠垄断拿优势,难了。

从全球来看,“澳巴双寡头”的时代也快过去了。

今年全球铁矿石产能能多4950万吨,西芒杜这些新项目一上,供给结构就变了。

而且咱们国内电炉钢用得越来越多,今年占比到了18%,对低品位矿的需求少了。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供给多了、需求结构变了,市场就从以前“卖方说了算”变成“供需平衡”,这也给咱们多元化布局帮了忙。

货源稳了,咱们自然要跟不合理的定价规则掰掰手腕。

以前铁矿石定价,全看美元和普氏指数,国际资本稍微动动手脚,咱们钢企就得既扛价格波动,又担汇率风险,这太吃亏了。

现在咱们暂停美元采购,就是要改改这规矩。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咱们自己搞了个“北铁指数”,用人民币计价,看的是青岛、曹妃甸港口的现货成交价,还跟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联动。

现在大连期货的成交量,是新加坡市场的23倍,价格跟现货几乎没差,相关性超0.9。

这说明咱们的指数越来越有分量,以后可能就不是普氏指数一家独大,而是“普氏指数+中国指数”一起用,定价基准多了个选择。

人民币结算+中国指数,铁矿石定价不再“别人说了算”

而且期货定价也会慢慢替代现货定价。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以前矿企靠“年度长协+现货溢价”垄断,以后人民币结算用得多了,期货点价模式会成主流,咱们钢企能通过衍生品对冲风险,不用再被动接受高价。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还倾向于“季度合约挂钩现货”,这样更贴近市场供需,避免被长期高价锁死,说不定以后季度定价能重新回来。

结算货币这块变化更明显。

以前全球铁矿石贸易九成以上用美元,咱们每年买10多亿吨,等于是给美元霸权“输血”。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现在不一样了,2023年的时候,人民币结算占比才5%,今年已经到25%了。

必和必拓改成人民币结算后,估计到2026年底,这占比能超40%。

巴西淡水河谷、力拓都跟着动了,淡水河谷对华贸易里,人民币结算占了28%,这示范效应一出来,用人民币的矿企会越来越多。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结算还能形成一个“资源-产业-金融”的闭环。

必和必拓这些矿企拿到人民币后,能直接买咱们的电动车、5G设备,或者通过香港市场买人民币资产,钱能循环起来,这给人民币国际化打了很好的实体基础。

这事儿不光影响铁矿石买卖,对中澳经贸关系也有大影响。

以前铁矿石是中澳经贸的“压舱石”,2024年澳大利亚给咱们卖了7.1亿吨铁矿石,赚了1300亿澳元,占它对华贸易的38.2%,出口收入里近五分之一都是铁矿石来的。

现在咱们暂停美元采购,澳大利亚经济就得重新评估对咱们市场的依赖。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澳大利亚想找印度、东南亚当替代市场,可那些地方需求没那么大,还得花几百亿美元建运输通道,短期根本补不上咱们这个缺口。

澳大利亚国库部都预测了,2025财年铁矿石出口收益会从1160亿澳元降到1050亿澳元,靠卖矿赚大钱的日子要过去了。

不过这也不是坏事,能让中澳经贸从“不对称”变“平衡”。

以前澳大利亚靠铁矿石垄断掌握主动权,现在咱们有了多元货源、统一采购,慢慢扭转了被动局面。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以后两国合作可能不只是卖矿,还会往清洁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这些领域延伸,到2030年,铁矿石在中澳贸易里的占比可能从六成以上降到四成,关系能更健康。

从长期来看,中国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美元铁矿石,本质是全球经济权力结构在调整,影响会超出铁矿石市场本身,推动全球资源贸易新秩序形成。

以前十年,三大矿商靠垄断逆势涨价,今年利润缩水了还想提价15%,以后随着咱们多元化成型、全球产能增加,买家会有更多议价权,市场规则能回归“需求决定价格”的本质。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咱们的做法也是个借鉴。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通过统一采购、多元布局、本币结算,能打破发达国家对资源定价的垄断,以后更多发展中国家可能会联合起来,推动大宗商品“去美元化”,争取更合理的贸易权益。

国际货币体系也会往多极化走。

铁矿石是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它用人民币结算,会带动铜、铝这些金属和农产品贸易“去美元化”,慢慢形成“美元+人民币+欧元”多币结算的格局,全球经济不用再那么怕美元汇率波动了。

所以说,中国暂停买必和必拓的美元铁矿石,不是简单的“不买了”,而是给全球铁矿石市场划了个分水岭。

中国如何改写铁矿石“美元规则”

到2030年,必和必拓对华份额跌进一成,人民币结算超四成,双锚定价成型,中澳经贸平衡,这些都是能看到的变化。

这不是咱们要搞贸易反制或者货币扩张,就是按市场规律争取该有的权利。

当最大买家用人民币投票,当多元供应打破垄断,全球铁矿石贸易终将回归公平、合理的本质,也为全球资源贸易新秩序打下基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