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4天之内,对印度连出4记重拳,莫迪恐怕要悔不当初了。
特朗普对印度“重拳出击”,短短4天时间内打出一套组合拳,先以高额关税打头阵,紧跟着就是要对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经贸征收“罚款”,然后又与印度的老冤家巴基斯坦加强了能源合作,特朗普自己还话里带刺地表示,没准哪一天,印度就要从巴基斯坦进口石油了。
不仅如此, 美国还在舆论层面频频施压,白宫高级幕僚米勒干脆给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定了性,称其在“资助”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强调此举“不可接受”。
【特朗普对印度连出重拳】
这是迄今为止,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发出的最严厉批评。
『美国铁了心要拿印度做反面教材』
看得出来,美国是铁了心,要拿印度做个反面教材,让其他国家看看,如果不与美国签协议,或是迎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到了这种地步,印度总理莫迪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再密切,也派不上什么用场,或者我们也可以说,莫迪与特朗普的私交越好,印度这个“反面教材”所起到的威慑效果就越拔群。
这段时间,以国大党为首的印度反对派,没少批评莫迪,称后者与特朗普的友谊,没有给印度换来什么好处,只有高额关税与罚款,如此评价也算贴切。
【白宫高级幕僚米勒先定性,再直言此举“不可接受”】
莫迪政府这边,已经没心思与反对派打口水仗,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化解特朗普的攻势。
目前各方说法不一,特朗普听到的消息是,印度国有炼油厂已经有多日没有购买俄罗斯石油。
但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坚决否认,称尽管面对美国的威胁,莫迪政府仍然会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原因很简单,双方签的都是长期合同,哪能说断就断。得罪美国固然不明智,可疏远俄罗斯,长远来看同样是得不偿失。
『怎么安抚特朗普,莫迪政府一筹莫展』
只是怎么安抚特朗普,印度也头疼。经贸协议上让步?这个选项风险太大,需要莫迪政府谨慎再谨慎,毕竟他们现在已经被逼到了底线附近,已经不剩多少退让的空间。
【米勒被视为特朗普身边颇具影响力的政治顾问】
美国想让印度全面开放市场,可莫迪政府生怕此举得罪农民群体,进而颠覆执政基本盘,一点不敢松口;
另一种选择是,先与俄罗斯保持距离,可这无异于告诉国际社会,印度自诩“多元”的外交战略,在大国压力下不值一提,在美印关系和印俄关系之间还是选择了前者。
强硬反制的优先级并不高。特朗普打出这套组合拳后,莫迪政府没有打算立即报复,实际上,这一选项是最早被排除在外的。
印度依然还是考虑,适当地让步,比如说从美国增加进口,从而在未来三到四年内逐步降低美印贸易逆差,以此让美国适当降低税率。
说白了就是先拖着,一直熬到特朗普任期结束,再看有没有什么峰回路转的机会。
【特朗普与莫迪的私交,变相放大了美国拿印度开刀的效果】
然而这种有限的让步,很难满足特朗普的胃口。
至于与俄罗斯做生意的问题,这笔罚款恐怕就不是印度弯着腰就能躲过去的。
印度想让自己表现得更灵活,不想和日本、韩国还有欧盟那样,要么被逼着承诺对美国进行巨额投资,要么就是承诺大量进口美国能源,对美国全面开放市场。
如果为了迎合特朗普,不惜对自身的进出口结构动刀,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糟糕的交易。
归根结底,让步与妥协,讨好得了美国一时,却讨好不了一世,得寸进尺、极限施压一直是特朗普的强项。
『印度手上无牌可打,特朗普的组合拳还没打完』
印度这边抗拒归抗拒,他们手头上,似乎也拿不出什么能让美国高看一眼的筹码。
从始至终,印度在关税谈判中,都没有占据过主动权,一直是美国制造议题,印度被动接招。
【美国贸易代表表示,对印关税基本锁定,不会在谈判期间调整】
就这样,在五天之内接连挨了四下重击,一记像样的还击都做不出来。由此可见,莫迪政府擅长的地缘投机战略,在特朗普这里算是踢到铁板了。
都到了这个时候,印度还在拿所谓的“中美博弈”麻痹自己,觉得只要美国还坚持所谓的“印太战略”,美印紧张关系迟早会缓和,因为特朗普始终需要印度来制衡中国,所以不会一直这么穷追猛打下去。
道理也许是这么个道理,但就目前而言,印度挨的组合拳是实打实的,莫迪政府再怎么展现自己的“柔软身段”,都难以缓冲美国关税政策对印度经济的冲击。
再说了,身段一直柔软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特朗普在外交上,可不是那种“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风格。
实际上,特朗普针对印度的这套组合拳还没有打完,在为印度与俄罗斯做生意的行为定性之后,美国接下来就该谈判中借题发挥,可能还会拿出更多的惩戒措施。届时莫迪政府就该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拿出更强硬的态度,以至于现在处处受制于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