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爆发的“乌台诗案”,是中国古代史上影响力非常巨大的一桩“文字狱”。该案的发生,不仅对苏轼个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导致了宋代政坛长期的动荡。

“乌台诗案”发生的导火索,一般被认为是苏轼移知湖州时向皇帝进献《湖州谢上表》,被台谏官员以“抠字眼”,并扣上严重罪名,群起而攻之。

不过,又有人翻出了南宋王铚的《元祐补录》,指出“乌台诗案”的元凶,其实是宋代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沈括。

一、“乌台诗案”元凶——沈括

沈括学究天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的作者。

沈括穷尽一生的努力,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理和化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因此之故,沈括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没有之一。

中国古代第一次提出“石油”的概念,第一次记录下UFO目击事件,第一次详细记载活字印刷术,以及总结出指南针的制造与使用方法,这些全都被记载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

按理说,像沈括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理应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高人。然而,在南宋人的野史笔记中,他却被描述成了一位“有才无德”的小人。

根据《元祐补录·沈括》介绍,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1073年前后,也就是“乌台诗案”发生的四年前。沈括出生于公元1031年,在浙江钱塘的一个官宦世家中长大,比苏轼大六岁。

由于家庭教育良好,沈括自小便酷爱读书,十四岁时便已经读完了家中所有的藏书,还跟着父亲、叔父们游历了全国许多省份,增广见闻。

公元1051年,沈括的父亲病重,于是他“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主簿”,在地方上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政绩。不久之后他辞职归家,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沈括的科举之路其实并不顺利,他连续考了五、六年科举才中了进士,但是得了个“第六名”。后来,他被外放到地方上当官多年。

最终,沈括凭借自己的学识,做出了许多成绩,才被调到京师去研究天文历法。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沈括作为革新派也得到了重用,去刑部当了一阵子差。

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沈括奉命到两浙一带检查农田水利和新法实施的情况。临行之前,皇帝突然召见沈括谈话。

沈括此时已经四十二岁,到京师也有六年了。他满心以为皇帝要见自己,一定是打算对自己委以重任。

当时沈括暗想道:或许等这次考察两浙回来以后,自己就能够得到升迁,没想到皇帝却交代他,“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你到了后要对他好好相待。”

沈括心想,自己作为皇帝的特使前往杭州,难道不应该是让苏轼这个“地主”,好好地招待自己吗?现在皇帝却反过来要自己对苏轼“好好相待”,这简直太出乎意料了!

于是沈括到杭州见到苏轼以后,就给对方设了个圈套。假意恭维对方诗作得好,索要了一份苏轼创作的新诗。

拿到苏轼的手稿后,沈括立刻闭门研究了好几天,鸡蛋里挑骨头,终于给他挑出了几句“疑似反诗”,回京后便找皇帝告状

不料宋神宗爱惜人才,看了苏轼的诗后一点也不生气。沈括这一次制造“文字狱”的企图没有成功,却给后来的台谏大臣们提了个醒。

于是在四年之后,台谏大臣们终于抓住苏轼向皇帝上表的机会,用放大镜般的眼光找出了其中的几句话来攻击他,并将他投入大牢。

虽然后来因两宫太后和王安石等人求情,苏轼在被关押一百三十天后得以释放。但是从此以后,苏轼对政治纷争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由那时起,苏轼不再撰写针砭时弊的诗文,转而创作起了被称为“诗余”的“小词”。后来王安石两度罢相,“元祐党人”的势力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是几经沉浮。

每一次新、旧势力更替时,两党成员都希望苏轼能明确站队,但是他坚决不肯,于是遭到了两党成员的同时排挤。

情况愈发糟糕,甚至发展到最后,就连苏轼旧友章惇也跑出来迫害他,将他贬官到海南,最终客死在了异乡。

所以追根溯源,苏轼一生最大的不幸,与“乌台诗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个诗案的始作俑和元凶,却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沈括。

二、沈括陷害苏轼的原因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探讨一下,像沈括这样一位大科学家,到底出于什么样的心理非要陷害苏轼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政治立场不同。

沈括是王安石“新党”的成员,天然与苏轼处于敌对立场。但是仅仅因为这个理由,还不足以促使沈括去加害苏轼。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沈括对苏轼的嫉妒与不满。

沈括自认为聪明勤奋,博学多才,当初他辞官回家闭门苦读,辛苦数年才中举,且名次仅列第六。苏轼二十一岁首次参加科举便名列第二,若非欧阳修避嫌之故,恐早已成为状元。

更加令人瞩目的是,苏轼在后来的制科考试中再次夺魁。双榜夺魁,被皇帝视为几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加之苏轼的诗才出众,诗名早已传遍四方,且深受皇帝和两宫皇太后喜爱,这样的成就怎能不令人心生嫉妒?

沈括作为一个“理科生”,自认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远胜于一个写诗填词的“文科生”,然而皇帝却更重用后者,这怎能不让他心生不满与愤怒呢?

不过,《元祐补录》中又记载,几年后新党失势,沈括竟又厚着脸皮去找苏轼叙旧,并赠送石墨以示友好。苏轼也不计前嫌,继续与他交往。

民间的百姓既喜爱大文豪苏轼,又敬仰大科学家沈括,不忍见他们交恶,于是将他们二人生前所著的医书合编为《苏沈良方》,流传于世。

结语

《元祐补录》实为野史,其中记载的文字真实性是有待商榷的。此外,史学界一直都有“孤证不立”之说,若《元祐补录》中关于沈、苏二人的故事仅此一例,则不必过于当真。

“乌台诗案”的发生,实则是多个台谏大臣集体控告苏轼的结果。苏轼之所以会遭人“群起而攻之”,除了因才华遭人嫉妒外,也与他少年得志、性格直率有关。

在“乌台诗案”中,多个关键人物原本与苏轼有旧,却因种种原因反目成仇。比如王珪,原来是苏轼“座师”,苏轼被贬黄州,宋神宗想要启用却遭到王珪的反对。

又如张璪,原来是苏轼在凤翔任上的同事,当他调离凤翔的时候,苏轼还赠了他一篇《稼说》,结果“乌台诗案”一发,他就想置苏轼于死地。

最终,反倒是政敌王安石在关键时刻出手相救,使苏轼免于一死。既然王安石能与苏轼化敌为友,那么沈括作为王安石的追随者,后来能与苏轼重修旧好,也属正常了。

毕竟当时这些人只是政见不合,并无深仇大恨。至于前文提到的“理科生”对“文科生”的嫉妒之说,不过是为了故事好看杜撰出来的一句戏言,千万不要当真了。

  • 参考资料:

  1. 《元祐补录》,作者:王铚,南宋;
  2. 《苏东坡新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李一冰,2020.05;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