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一位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与文学家,他的名字叫薛瑄,是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其实,这位“薛河东”原来是想一辈子只研究学问,根本不想当什么官的,后来他被迫无奈当了官,薛瑄既然当了官,就努力做成了一个“好官”。

下面就来分享薛瑄为何原来不想当官?当了官后,又是怎样做成了一名“好官”的故事。 一.精心研读学问,不想科举取士 薛瑄于洪武二十二年八月十日(1389年8月30日)子时,出生在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的一个教育世家。祖父精通经史,但因当时元末战乱,他不愿去应考做官,所以大半生均在家乡教书。 父亲薛贞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中举后,历任河北元氏、河南荥阳、河北玉田、河南鄢陵等县的儒学教谕(县学的教授.相当于教委主任有时是县学校长)达30余年。 在如此良好的求学环境中生长的薛瑄,再加上自己从小聪颖好学,早有“神童”之名,他六、七岁时便能对《小学》、四书熟习背诵,十一、二岁就会写诗作赋了。还曾经为父亲挣过光。 一次,父亲的上司乘兴说了句上联“绿水无忧风皱面”,却想不出下联了,询问手下官员能否对出?包括薛瑄父亲在内的随从们一个都答不出,父亲回家将此事告诉薛瑄,他稍加思索便道出“青山不老雪白头”。

那位父亲的上司得知后,感到非常惊奇,便亲临薛家看望他,还索阅了他平时的诗作,结果直接称他才学出众,长大后一定能成大器。受到鼓励的薛瑄学习更加努力了,他青年时期,便在元末著名学者徐怀玉、魏希文、王素亨等人的指导下,专心攻读宋明理学,而且颇有造诣。 薛瑄始终保持勤学不辍,一有空闲,便亲自抄书,并认真读诵,经常深夜才眠;尤其是在冬天的夜晚,他不顾寒冷,仍然燃烛苦读。他在读书过程中,如有心得体会,便立即记载下来,随着记录的增多,便集成了《读书录》和《读书续录》,后来成为薛瑄在理学方面的重要论著。 永乐十七年(1419年),父亲改任鄢陵县教谕。薛瑄这时的主要精力是研读程朱理学,并涉及子史百家、天文地理等,年近30岁的他由于一直跟随父亲求学,所以只想潜心研究学问,对科举的学问并不感兴趣。 二.为父前程,被迫为官 按照当时明朝的规定,凡教谕所在的县,如果长期无人能考上举人、贡生的,其本人就要被充发到边远地区服役。为了保障父亲的前程不受影响,本来不想当官的薛瑄出于无奈,只得听从父命,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永乐十八年(1420年)8月,薛瑄参加了河南全省乡试,一举考中了庚子头名解元;翌年,他又赴京师参加了全国会试,并顺利登甲榜赐进士及第。从此便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薛瑄从宣德三年(1428年)开始,到天顺元年(1457年),陆续当了24年的官,他为官时大多执掌法纪,如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和大理寺卿等。被迫踏入仕途的他立志,要当官就做个民众喜爱的“好官”。 三.清正廉洁的清官 薛瑄认为“好官”首先是要清正廉洁。宣德三年(1428年),40岁的薛瑄获任都察院广东道监察御史,负责监督湖广银场。在此任上,薛瑄成为了民众爱戴的清官。 湖广银场即沅州银场,是制造货币的源头所在,薛瑄出任的这一官职被人视为“肥差”,但这里多年管理混乱,贪污成风,亟待整治。薛瑄到任后,以前人警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提醒自己,在寓所的照壁上题诗明志:“有雪松还劲,无鱼水自清。沅州银似海,岂敢忘清贫。”以此表明自己防腐拒贪、贫不移志的信心和决心。

在沅州3年间,薛瑄大胆惩治贪官污吏,废除积久的弊政,力争为当地百姓办实事好事,期满离任时,当地百姓感其恩惠,在虎溪山为他立生祠以供。而薛瑄也颇为自得地吟出“莫言白笔(古时七品以上官吏都以白色毛笔代发簪, 此处代称自己)南征久,赢得归囊一物空”。 四.无心结党营私,专心勤政爱民 薛瑄作为“好官”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勤恳工作,为此,他无心结党营私,专心勤政爱民。当他这个少年成名的高才刚刚进入官场后,很快引起了他人的留意,而对薛瑄给予特别关注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三杨私下想见一见这个青年才俊,就派人去邀请,薛瑄却推托不往,他的理由是“职司弹事,岂敢私谒公卿?”阐明自己是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员,不合适私底下拜见你们。对于权臣王振抛出的橄榄枝,薛瑄更是不屑一顾。 即使薛瑄进京做官,是听杨士奇介绍后,王振向皇帝推荐的,薛瑄到京任职后也并不去拜见他,后来众官在东阁议事,王振一来百官皆跪,只有薛瑄一人长揖不拜。王振上前作揖,薛瑄亦无加礼。

薛瑄无心与权贵为伍,他心里始终装着百姓,非常重视民情民意,他的民本思想在《从政录》中说得很清楚:“为政通下情为急”,“做官者于愚夫愚妇,皆当敬以临之,不可忽也”,“爱民而民不亲者,皆爱之未至也”。他不仅这么说,也是这般做的。 景泰五年三月,江、淮一带发大水,苏州闹饥荒,当地饥民因向富户贷粮不成,便纵火焚烧富户的房屋。景帝派阁臣王文前往巡视赈济,王文逮捕了200多名闹事的饥民,为夸大功劳,王文诬称饥民“谋逆”。谋逆即是死罪。 薛瑄(时任大理寺“一把手”大理寺卿)接案后“力辨其诬”,王文见薛瑄坏了自己的功劳,愤愤不平:“此老倔强犹昔。”后经廷臣会审勘实,最终只将其中为首闹事的16人法办, 其余全部释放。仅此一举,薛瑄便挽救了100多条鲜活的生命,再次验证了他“视民如伤,当铭诸心”的为官箴言。 总之,薛瑄本来只想一门心思做学问,根本不想当官,后来为父亲前程考虑被迫当了官,他清正廉洁、不结党营私、专心勤恳工作、勤政爱民,成为民众心中的“好官”。我们可以借鉴薛瑄的“居官七要”:正以处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处事。争取做个群众爱戴、大公无私的人民公仆。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