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号,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在通过外交渠道劝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的领导人,说要他们“慎重考虑”要不要参加中国举办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理由是,这类活动“过于强调历史,并且带有反日色彩”。

名嘴:日有何脸面让中国遗忘抗战历史

这样的说法实在太过荒谬。一方面,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就一直模糊不清,甚至有人刻意否认侵略事实;另一方面,却又反过来指责别人“过度强调历史”。这不仅是颠倒黑白,更是在推卸责任。

两天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回应,希望日方澄清相关言论,同时强调中国举行抗战纪念活动理所应当,正大光明。任何尊重历史、珍惜和平的国家,不会觉得这种活动有问题,更不该对其持反感态度。

其实,日本会做出这种反应,并不难理解。长期以来,日本在二战历史上的反省一直缺乏深度。部分右翼势力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存在。等到证据摆在面前、无法抵赖时,他们又想方设法找借口,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归根结底,日本是不想正视侵略历史。

因此,每当中国主办抗战纪念活动,日本就堂而皇之地贴上“反日”标签,意在削弱这些活动的国际影响力,减轻外界对其历史罪责的关注。毕竟,如果活动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共鸣,日本的负面形象会被放大,使其在外交上更为被动。

除了对外形象的考虑,日本内政也是主要影响原因。

日本政坛的保守派力量强大,一直主张回避甚至淡化战争责任。政府若在对华事务上表现“强硬”,就能迎合这些力量。

尤其是在今年7月20日,石破茂所在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去了过半席位,执政地位动摇。为了缓解压力、稳住阵脚,石破茂不得不在历史和外交问题上表现得更强硬,以换取国内保守派支持。

名嘴:日有何脸面让中国遗忘抗战历史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有抬头的趋势。

2022年底,日本政府通过了新的“安保三文件”,大幅调整安全战略。随后几年,日本的防卫预算节节攀升,连续突破6万亿、7万亿、8万亿日元。

到2025年3月,日本的防卫预算首次突破8万亿日元大关,占到GDP的1.8%。按照日媒测算,2027财年日本防卫开支将达到GDP的2%,军事扩张的意图昭然若揭。

日本最新的《防卫白皮书》更是渲染所谓“中国威胁”,为军事松绑寻找借口。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份白皮书还被制作成儿童版发放到小学,明显带有对年轻一代进行潜移默化灌输的意思。

这些迹象都在表明,日本在历史反省上依旧摇摆,军国主义思想却在悄悄复苏。

正因如此,中国更有必要举办抗战纪念活动,这在当下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首先,这是展示国家立场的重要方式。

通过这样的活动,中国能更好向世界明确表达,历史不能被否认,二战成果必须被尊重。与此同时,中国也传递出自己坚持和平发展的态度。

其次,这是国防力量的集中展示。

据官方介绍,这次纪念大典上参阅的装备里,新型武器占了很大比例,涵盖了陆海空的核心力量,还包括无人作战和反无人装备。借着国防力量的展示,能在当前激烈对抗的政治格局下,更有力震慑对手。

最后,这是一次全民的历史教育。

对于老一代,这是对那段苦难岁月的再次回忆;对年轻一代,这是一次直观的历史课堂。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安宁不是凭空而来,而是3500多万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结果。
当下,日本一边试图否认和淡化侵略历史,一边又想借机塑造所谓“和平国家”的形象。但事实摆在那里,国际社会并不会轻易买账。

名嘴:日有何脸面让中国遗忘抗战历史

中国举行抗战纪念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过去,更是为了守护未来。只有牢记历史,才能真正珍惜和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