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联合国大厦前,中国国旗又一次被挡在了门外!4月25日,美国又耍老把戏,直接拒签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签证,逼得耿爽在会议上怒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信源:新华社2025-04-26《中国代表:美滥用东道国地位频繁拒签他国外交人员》 联合国的大门,按理说该向所有成员国敞开,可有时候,一张小小的美国签证,就能把它堵得严严实实。 这不,2025年4月25日这天,中国代表团副代表耿爽正准备去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谁知临门一脚,美国那边来了个“技术审查”,签证没下来。人就这么被挡在了联合国门外。 这种事儿吧,还真不是头一回碰上。俄罗斯、巴勒斯坦这些国家的代表,也没少吃这种“签证闭门羹”。人们心里头就犯嘀咕了:难道这联合国,现在成了某些国家自家开的,想让谁进就让谁进? 美国作为联合国的东道主,按《联合国总部协定》是有义务提供便利的,可它怎么就老拿签证说事儿,变着法儿地给别国外交官下绊子呢? 有联合国内部的报告统计,从2023年到2025年,至少有15个国家的代表因为签证问题,被美国挡在了联合国门外。 比如,2023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想去纽约开会,美国先是以“安全问题”为由头,不让他的飞机起飞;到了2024年,巴勒斯坦代表团要去参加气候大会,又被美国的“技术审查”给拒了签;再到耿爽这次,理由更简单,就一句“程序问题”。 翻来覆去这几个词:“技术审查”、“安全问题”、“程序问题”,听着都像那么回事,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更像是掩盖政治意图的借口。 哈佛大学那位研究国际关系的约翰·史密斯教授说得挺直接:美国就是想在联合国这个平台上,掐住它不喜欢的那些国家的声音。这种“隐形封锁”,不仅伤了别国的感情和利益,长远看,也伤了美国自己的国际形象,搞不好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除了签证上的刁难,美国在钱袋子上也没少给联合国“使绊子”。欠着巨额会费不交,联合国很多正经事都干不了,尤其是维和行动,影响特别大。比如在非洲的一些维和部队,因为经费短缺,连基本的装备更新都成问题。 但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欠着钱,却反过来指责联合国“效率太低”。这操作,颇有点“贼喊捉贼”的意味,也让人看清了它想削弱联合国,好维持自己一家独大地位的心思。 跟美国这种时不时“拆台”的做法比起来,中国的态度就很不一样了。中国一直挺支持多边主义,也是用实际行动在维护联合国的地位。论出钱,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论出力,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数量在全世界都排得上号。 就在2025年3月,北京开了个全球和平论坛,耿爽在会上提出的“以发展促和平”中国方案,就得到了不少国家的认可。后来,中国还给联合国维和行动额外捐了1亿美元,确实是尽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 还不止这些。碰上那些被美国签证卡住脖子的国家,中国也愿意伸把手,提供个说话的地方。2024年11月,巴勒斯坦代表团去不了联合国的气候大会,就找到了中国帮忙,希望中国能在联大推动承认巴勒斯坦主权国家地位的决议。耿爽当时就表态:“中国永远站在正义一边。” 可以说,在美国似乎有意在全球治理上“留白”的时候,中国正在用行动去填补,也因此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信任。中俄两国还在酝酿合办一个“全球治理替代峰会”,这明显是对美国单边主义做法的回应。 面对美国这种又是“签证牌”又是“欠费牌”的霸道做法,国际社会也不是没反应。非洲联盟和俄罗斯就已经提出来了,干脆把联合国总部搬家吧,搬到维也纳或者日内瓦去,省得老受美国的签证限制。 这个提议,不少发展中国家都表示赞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中国外交官的频繁接触,以及那个中俄要合办的峰会计划,都说明大家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更平衡的全球治理方式。 而最开始,把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这一决策背后是有着多方面的重要考量。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力量。纽约作为全球金融、交通和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且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契合联合国的国际主义精神。此外,洛克菲勒家族的慷慨捐赠,为联合国总部的建设提供了关键的土地支持。 同时,当时的欧洲城市在战争中遭受重创,重建任务艰巨,难以承担联合国总部的重任。而纽约的选址在一定程度上也平衡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影响力,为联合国在冷战时期的中立性和权威性奠定了基础。 联合国总部定址纽约,是当时国际形势和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美国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联合国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