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蘑菇

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渔猎为主,在劳动过程中,女性的作用大于男性,在家庭中以女性为主导,这段时期后来被称作母系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男性在力量上的优势,开始逐渐显露,权力发生转移,过渡到父系社会。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到现在为止,父系社会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女性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许多人都只在历史书中见到过母系社会,但是在中国广西与贵州的交界处,真实存在一个以母系社会为主的村落,这就是——菇类村。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这个村落的穿衣方式更是与现代不同,女性不穿内衣,上衣只有两块布。她们的穿衣方式为何如此奇特?母系社会到底什么样呢?

古老又神秘的菇类村

在贵州省的东南边界处,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村子名叫菇类村,全村1100多人,依旧保存着最古老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似乎影响不到它,村里的人也不太想与外界过多联系,全村只有几十个人愿意外出。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村子里的人都是少数民族,其中瑶族和苗族为主,因为人数较少,没有自己的文字,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是贵州话和瑶语相结合。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菇类村的村民大部分都是属于瑶族的一个分支,因为男子都穿着齐膝的白色裤子,所以叫白裤瑶族,简称“白裤瑶”。白裤瑶族至今仍保留着非常完整的文化习俗。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像服装样式,婚礼流程,传统歌谣,丧葬礼节,铜鼓的敲击及式,陀螺的打法,以及饮酒的文化,保存的完整程度都是世上不多见,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民族。又称“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近些年来,贵州省加大了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这个小村落开始有外来游客,白裤瑶族女性独特的穿衣方式也渐渐的在网络上传播,对于大城市的人来说,他们难以想象在中国还会有这样具有传统特色的地方。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很多游客被网上的图片吸引,来了之后从才发现这个小村落似乎被时代抛弃了,至今村里的十个小组,还有几个都没通路,用水大多来自于自然雨水,有几百人的喝水问题都没解决,因为游客的到来,当地的经济才开始有了起色。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菇类村的建筑,是瑶族常见的吊脚楼,为了躲避湿润气候下产生的毒虫,下层是木头支起来的空地,像是站起来的几条腿,支撑起二层的生活空间。生活空间远高于地面,就能减少超市的空气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白裤瑶族的服饰,从种植棉花,到裁剪成衣,都是手工制作,不同于现代的穿衣方式,白裤瑶族女性的服饰吸引了大批网友讨论。

特殊的上衣

白裤瑶族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成年的男性穿着,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上半身是用自己扎染的靛蓝色布料制作而成的上衣,与现代服饰形制上没有很大差别,下半身统一为白色裤子。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而女性的衣服则与男性相反,每年夏季菇类村白裤瑶族的女性都会穿上自己制作的衣服,上衣只有两片布料,随意的搭在身上,常年不穿内衣,不遮盖双峰,腋下也没有扣子,只用两根系带绑着,几乎全部敞开,一旦弯腰,上半身一览无余。因此白裤瑶族又叫“两片瑶”。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在21世纪的国际大都市,很多爱美女孩的穿着都比较“清凉”,但是也不会有白裤瑶族这么的不拘小节。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一贯是比较严格。经历过不断的抗争,才有了现在的穿衣自由。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与村子外面的女性对比,白裤瑶族女性的穿着,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完全可以算的上伤风败俗,甚至有一些老古板评价他们的穿着为不知廉耻。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白裤瑶族独特的穿衣方式,被有些人传到网络上,吸引了一大批的游客。对于部分人来说,他们所佩戴的有色眼镜,给这个村落打上了“独特”的标签,彼此之间心照不宣。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在外界看来有伤风化的事情,对于白裤瑶族的女性来说,这是他们奉行几千年的习俗,在村子里生活的人,并不觉得有什么羞耻,就跟我们穿短袖一样自然。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

白裤瑶族女性的独特服饰,跟情欲无关,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菇类村的平均气候可以达到19度,气候最炎热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40多度,在没有制冷电器的时代,这个古老的民族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散热。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至于为什么不穿内衣,是因为白裤瑶族对女性的尊重,是对母性和生殖器官的无上崇拜,子嗣的传承要依靠女性的身体,作为哺育后代的象征,不应该被束缚,应该受到大自然的保护,就像树木一样,得到大自然的浇灌,才能茁壮成长。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为了避免孩子饥饿,女性随时随地都要给孩子喂奶,这种两片式的服装也大大方便了白裤瑶族的女性,在菇类村,哺乳从来不是一个需要避开人的事情,随处可见喂养孩子的女性。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因为承担着生育孩子的重要职位,菇类村的女孩子在村里面是很有地位的,在家里面也是掌握话语权的人,如果家里面长辈意外去世,继承财产也会是女性优先,这有点类似于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在菇类村,不会出现重男轻女的事情,未成婚的女性,如果在村子里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也会主动上前追求,完全不会成为等待被选择的一方。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到菇类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村子里生活的人也渐渐的受到影响,在他们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往往会收到别人震惊的目光,有些不怀好意的目光会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渐渐的菇类村女性的穿衣方式开始改变,前后两片布料中间开始不再留有缝隙,年轻女孩子们会在里面穿上短袖以此来遮挡男性的凝视。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这种改变,对于一个传承几千年的古老民族来说,或许不是一件好事。生活方式更加现代化,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

结语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正是因为有文化差异,才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菇类村,保留菇类村文化的独特性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菇类村

两省交界处的“菇类村”:女性上衣仅有两片布,仍以母系社会为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