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拍》被千古传诵,为东汉才女蔡文姬所作。在清一色以男权为主导的封建社会,蔡文姬的才情比男儿尤甚。 这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却在那个内忧外患相挟的东汉,不得不以柔弱之躯,抵抗命运的一切不公:家父遇害、夫死返家、为敌所俘、赎身回汉、再嫁人夫。 才华满腹,生不逢时 蔡文姬,乃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她秉持父亲天然优异基因,自幼在博览群书、文艺俱佳中浸润,并深深领会父亲之真传与精髓。 这般品格与教养,有谁不艳羡?有谁不称道?若再嫁得好夫婿,岂不是锦上添花之美事?可天偏偏不随人愿。

家父书议朝政,说朝政是非,为朝廷所不容,落得一个流放的结果。蔡文姬小小年纪,就遭受此家庭变故,陪伴父亲渡过整整十二年的流亡岁月。 其中的凄苦与辛酸可想而知,任何语言上的描述都是苍白无力的。这位如星星一样耀眼的女孩,不再无忧无虑、不谙世事,早早地体味到世态炎凉、人间苦楚。 董卓当权,嫁得俊郎 董卓掌控朝廷之权后,才结束蔡家的流浪生涯。蔡邕被拜封为左中郎将,生活迎来了短暂的安定。十六岁到了嫁娶之龄,蔡文姬被许配给河东大族卫仲道为妻。

无论品貌才华,两人势均力敌,在经营婚姻方面,语言相合、情感融洽。 但郎君身体状况不佳,婚后仅仅一年的时间,因无良方医治丈夫之病,卫仲道撒手人寰、离她而去。痛苦而寥落的蔡文姬,无奈再度回到娘家。 二嫁匈奴,身不由己 屋漏偏逢连夜雨,蔡文姬尚未从丧夫之痛中回缓,父亲又因董卓倒台而被杀。兴平年间(公元194—195年),匈奴横行霸道、肆无忌惮,中原之上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惨遭打杀劫掠。 原本娇养于香闺里的蔡文姬,被迫和无立锥之地的百姓们一道,奔走在逃命赴难的路途之中,又撞上屠杀成性、贪得无厌的匈奴。

才华不得已屈就、妥协于寒光闪闪的弯刀之下,她未能逃过命运的安排。从此往后,愤而告别熟悉的家乡,熟悉的汉朝,在异域他国里忍辱偷生。 南匈奴左贤王为蔡文姬之容颜、才华所倾倒,强令她留在身边、陪伴左右。 又是人生中流亡的十二年,与父亲所受的苦楚,仿佛是一个轮回,以这种无比极端的方式,迫使她在不幸的二婚中苦苦挣扎。在这十二年间,她为夫君诞下两个孩子。 然而,她被辜负了的青春岁月,有如黄鹤一去不再复返。她只能强颜欢笑、暗自饮泣,与枕边人同床异梦,只好将无限思念寄托于大漠上空的孤月。

归汉有时,再续姻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军一统北方,念怀起旧交故人蔡邕,又获知其女蔡文姬辱没在匈奴,遂派遣使臣以重金为交换,一举将蔡文姬从他乡赎回。 蔡文姬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诀别之时痛苦万分、难舍难分,但归乡的意愿始终召唤于她。 她别无退路与选择,只得咬牙狠心,将夫君、孩子抛却在身后,独自一人在风雨兼程中赶回故土。由曹操一手操办,将蔡文姬准予再嫁给屯田都尉董祀为妻。

传世之作,《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饱受世间离乱,往事不堪回首,儿女天各一方。她的所有苦痛与哀愁,皆负载于一曲悲歌------《胡笳十八拍》。 一字一行泪,一句一滴血,当不忍再读之时,只好俯首掩面、叹惋不已。 在《第四拍》中,对故乡的眷恋呼之欲出,深慨乱世之纷纷扰扰:“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在《第八拍》中,她遥想着颠沛与流离,悲愤吁叹出:“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在《第十六拍》中,她牵挂儿女、撕心裂肺:“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古人崇尚男子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治国,可以安民,可以除乱。蔡文姬却没有赶上一个稳定繁荣的好时代,她的命运有如浮萍,任凭风吹雨打,席卷来去。 曹操虽感动于一个女流之辈的才华,却无法慰藉她千疮百孔的心灵,无法挽回亲人、爱人逝去的生命,更无法挽回亲生骨肉的撕裂与分离。 蔡文姬的人生没有如果,政乱毁坏了她的原生家庭,战乱打破她生活的宁静。在现实面前只剩下无能为力,再也得不到父母、郎君的庇护,孤单寂寞地游走于兵荒马乱。 她空有满腔的热忱与才华,不过成为异国君王一样稀罕的点缀。没有谁能为她分担,为她释怀,为她解忧。在强虏跟前俯首称臣,安静地如水一般,柔顺在侧、相夫教子,方得性命保全。

在她看似平静的外表之下,已是强压怒火、暗流涌动,无时无刻不惦念远离的故乡。战争成为她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时间流逝中久久挥之不去。 喊杀声、哀求声,声声在耳畔回响。若是中原团结强盛,不至于被外族欺负,如踏无人之境、为所欲为,只可恨堂堂七尺男儿们,无人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抵御外敌。 蔡文姬终归故里,只是半生归来,物是人非、感慨万千。 她的命运仍是攥不到自己手里,曹操再欣赏她,也根本不可能以国之名,亲到南匈奴左贤王面前讨伐,索要蔡文姬亲生的两个孩子。 事已至此,蔡文姬只有过好自己眼前的日子,应也不太敢指望新夫君体谅她。 曾经的家族声望,曾经的举案齐眉,就在一次次悲欢离合中,与现实的自我渐行渐远。九泉之下的家父,倘若地下有灵,想必死不瞑目。《胡笳十八拍》的创作写尽时代之悲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