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读曹操的诗居然能补气血,我之前也觉得这说法玄乎,直到翻了翻他那三首入选课本的诗,才慢慢琢磨出这“气血”到底补在哪。咱们平时聊曹操,脑子里先冒出来的多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家模样,要么就是打官渡之战的军事家形象,谁能想到他还是个能在课本里“占三席”的诗人?

读曹操诗能补气血?诗里的雄心,能唤醒你的精神气

老实讲,这分量真不一般,能跟贺知章、李商隐这种经典诗人拥有同等“课本待遇”,说明曹操的诗早被认可了。本来想随便翻翻初中课本回忆下,结果发现《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这三首,当年背的时候只觉得难,现在再读,反而读出了不一样的劲儿。

要想说清曹操的诗为啥特别,得先聊聊他之前的人都咋写东西,那时候的文学大概分两类,一类是《诗经》《古诗十九首》这种,像《关雎》写爱情,《蒹葭》写思念,好听是好听,但你摸不清具体是谁写的,更像一群人的集体抒情。另一类就是贾谊《过秦论》、董仲舒《天人三策》那样的,全是给君王提建议、讲治国道理的,读着像看工作报告,少了点“活人味儿”。

读曹操诗能补气血?诗里的雄心,能唤醒你的精神气

东汉末年那阵子乱得很,皇帝没实权,各地军阀打个不停,老百姓遭了大罪,文人们看着这光景,也开始琢磨:我写东西到底是为了啥?总不能一直要么替集体说话,要么替君王办事吧?如此看来,曹操就是在这个时候撞进来的,他没走之前的老路,反而把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想法全揉进了诗里,这一下就把文学的“活气”给带出来了。鲁迅说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现在看真没说错。

从《薤露行》到《蒿里行》:曹操把战乱写成了“自己的故事”

董卓那伙人当年多嚣张,进了洛阳就烧房子、害百姓,皇帝被逼着往西边迁都,路上老百姓哭哭啼啼的。曹操看不过去,不仅骂,还真动手了。他把这事写进《薤露行》里,诗里骂“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那股子愤怒劲儿,隔着一千多年都能感觉到。

读曹操诗能补气血?诗里的雄心,能唤醒你的精神气

后来曹操散尽家财,在陈留招兵买马,成了最早反董卓的人之一,本来以为各路军阀会一起上,结果盟军凑了十多万人,天天喝酒聚会,压根不想往前冲。曹操看不下去,说你们不上我上,带着五千人就去追董卓,结果在汴水被人家部将徐荣伏击,自己还中了流箭。

老实讲,换谁遇到这事都得气炸,曹操也没憋着,直接写了《蒿里行》,里面那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是他瞎编的,是他真真切切看到的战乱惨状。以前读这句只觉得悲凉,现在才明白,这是他作为亲历者的痛感,他不是在写别人的故事,是在写自己眼里的乱世,这种真实太难得。

读曹操诗能补气血?诗里的雄心,能唤醒你的精神气

打那之后,曹操的路越走越宽,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败袁绍,官渡之战那场以少胜多的仗,更是把他的军事本事显透了。后来远征乌桓胜利归来,北方基本归了他,那时候他已经53岁了。

站在碣石山上看大海,他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说实话,别人看海可能只觉得景美,曹操看海,眼里全是自己打下来的江山,那胸怀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还不满足,知道人总有老的一天,就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53岁的人了,还想着拼,这股劲儿太提气。

读曹操诗能补气血?诗里的雄心,能唤醒你的精神气

曹操的诗为啥能影响千年?因为他写出了“人的觉醒”

曹操不只是自己写得爽,更重要的是他开了个头,文学不用再围着别人转,也能为自己写,以前的诗,要么见诗不见人,要么全是为了政治,曹操之后,文人开始敢写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经历了。

当代美学家李泽厚说魏晋是中国文化史上“人的觉醒”,我觉得这话特别准,要是跟西方比,大概就像文艺复兴那样,终于把“人”放到了前面。你看后来的李白,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多敢表达自己;杜甫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跟曹操写战乱惨状的写实劲儿一脉相承;还有苏轼,不管被贬到哪,都能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那种豁达里,也有曹操不服输的影子。

读曹操诗能补气血?诗里的雄心,能唤醒你的精神气

现在再回头想,为啥说读曹操的诗能补气血,搞不清的人可能觉得是噱头,但真正读进去就知道,他的诗里没有装腔作势,全是实打实的热血和坚持。你能看到一个人,在乱世里不认输,在老了之后不躺平,还想着为理想拼一把。这种精神上的“劲儿”,读多了真能感染人,比啥空洞的安慰都管用。

读曹操诗能补气血?诗里的雄心,能唤醒你的精神气

曹操的诗能流传千年,不是因为他是政治家,是因为他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人事事有血有肉,有愤怒,有理想,有不服老的劲儿。现在咱们再读《观沧海》《短歌行》,读的不只是千年前的诗,更是能唤醒自己精神气的“养分”,这大概就是他的诗最特别的地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