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中国警告,越南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7月2日,为配合美国实现“去中国化”的阳谋,越南选择“背刺”中国,光明正大地对“中国制造”实施了一系列围堵。
不到24小时,中方发出严词警告,可越南却直接无视。不到4天,越南又官宣对华加征“反倾销税”。
在关键时刻同中国反目,越南政府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从表面上看,越南似乎“赢得了美国的青睐”,美国总统亲赴签约,谈判桌上笑容满面,协议内容看上去也很“互利共赢”,但实际上这是一场精心设下的地缘政治博弈。
协议内容之一,就是对原产于中国,经越南转口的商品设立特殊审查和高额关税。
简而言之,就是越南要协助美国封堵“中国制造”出口的空间,把自己变成“反中工具人”。
更离谱的是,美国提出要建立一个全流程的“商品追溯系统”,不论生产什么、原料来自哪、加工的步骤、最后卖到哪,通通要告诉美国,并上传到可以随时查阅的平台。
其实在这之前,中国商务部早就放了话,说坚决反对任何踩着中国利益达成的协议,可越南理都不理,直接就同意了。
这不仅是对中国产品的严密封锁,更是对中企在越南投资设厂的一次打击,以后中国企业只要一有动作,数据就会直接到美国手里。
这哪里是协议,简直就是把后门留给了美国。
如果说签协议只是“站队”,那么接下来的操作,就明显是“动手”了。
仅仅4天之后,越南工业与贸易部突然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的热轧钢产品加征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为期五年。
这已经不是象征性姿态,而是实打实的“断供打压”。
更讽刺的是,中国正是越南钢材的重要供给国之一,特别是在基础建设、造船等行业,中国的产品质量与价格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如此一来,不仅中国受伤,越南本地下游企业也面临巨大成本压力。可越南政府显然没有打算细算这笔账,他们更在意“向美国表忠心”这件事。
那么问题来了,越南真准备好承受后果了吗?
在这场“去中国化”行动中,越南正试图重构自己的供应链系统,但问题是,它们既没有技术,也缺产业基础,所谓的“本土代替”,其实更像是一种盲目冒进。
别看越南喊口号喊得响,其国内企业依赖中国供应的现实,早已根深蒂固。
在越南电子领域中,超过六成以上的零部件都在来自中国,其中包括芯片、电池、屏幕等核心元件。
包括塑料制品领域,中国给越南提供80%以上的原材料,加工制造所需的工业机械、模具和设备,均依赖中国工厂的供货与维护。
如果真要断链,就等于逼着越南企业重建整个生态系统。
曾就有一家越南手机组装厂,为了响应“国产代替”,临时从本地小企业采购电池,结果产品出厂不到两个月,就因电池鼓包的问题被欧洲客户全数退货,白白损失数百万美元。
现在越南政策逼着企业“转型”,但是底层产业根本没能力接住,这已经不是转型了,而是断粮。
越南政府显然低估了现代制造业对稳定供应链的依赖,一个配件不合格,可能导致整条生产线瘫痪,一个港口延误,就可能引发连锁违约。
更何况,越南的替代供应来源并不充足,你不让本地企业从中国买,那去哪儿买?
从韩国、日本采购?价格高出一截、周期更长、交货不稳定,从印度买?品控难以保障,还存在同类型竞争。
去年,中国东南沿海因台风影响关闭几个主要港口不到一周,越南几家纺织厂就出现了染料断供问题,不得不暂停交付,对客户赔付高额违约金。
越南产业高度嵌套在中国周边工业带,早就不是“说切就切”的关系,现在硬脱钩,只会让企业在两头都不讨好。
越南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开始质疑政府的决策,政策红利迟迟没兑现,反而是各种成本上涨、合规压力暴涨。
一位越南中部的电子组装厂老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本以为是迎接机遇,结果感觉像被推到火堆里,用国产替代零件?找不到合格的!从第三国买?价格翻番!”
与此同时,中资企业对越南的信心正在动摇。一些企业已经悄然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甚至考虑回迁到中国西部低成本省份。
越南想靠政治赢得美国的好感,却可能在商业层面失去最重要的伙伴与投资方。
截至目前,中国方面还没有出台针对越南的明确反制措施。
但一旦中方决定调整策略,比对关键原材料如聚丙烯、锂电池材料等限制出口,对从越南进口的敏感产品重新审查,优先发展与其他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投资落地。
那越南恐怕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别忘了,中国不仅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还是其供应链的“起点”和“后备仓”,越南真以为美国可以替代中国的所有角色,那就是典型的政治幻想压倒经济现实。
越南此番急于站队美国,妄图摆脱中国影响力,不惜牺牲自家企业利益,甚至主动充当“反中先锋”,可最终可能换不来真正的支持。
大国博弈,最忌讳的就是“小国自嗨”,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压制中国,不是成就越南。越南不过是当前这盘棋上的一颗“便宜棋子”,能动就用,用完就换。
而中国,历来不惹事,也不怕事,真正的反制,往往不是第一时间亮牌,而是等你走错一步之后,再让你寸步难行。
对越南来说,现在或许还来得及回头,但时间可不会一直等人。
参考信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