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发布有何影响
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中国造芯之路再见新曙光!就昨天,小米正式发布了一款“最小的产品”——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手机SoC芯片“玄戒O1”,开启了中国芯片产业向上的又一个副本。
这枚芯片究竟有多强悍?一林跟大家简单讲一下。别看它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却集成了190亿个晶体管,也是一颗在性能上能紧追苹果A18Pro的“芯片”,关键是还塞进了小米15S Pro和小米平板7 Ultra这对旗舰组合里。
能自主研发设计出,3nm自主研发手机SoC,放在全球,小米也是位列前四的,另外三家就是苹果、高通、联发科了。这三家,任何一家单拎出来,都是行业巨无霸的存在。在这,我不想要神话小米,而是想致敬每一个在至暗时刻仍仰望星空的破局者。要知道造芯这件事儿,几乎是向死而生,它的特点是,资金大,周期长,风险高。
华为耗时十年之久,才培育出海思麒麟。而小米呢?从澎湃S1到P1、C1、G1、T1,一步步从小芯片扎实积累。历经了十年磨砺,才得到了“玄戒O1”。4年就累计投入超135个亿,研发团队超过2500人,这研发投入和人员规模都是T0级别的,而小米还在发布会上官宣,预计未来十年还将投入500个亿,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全资造芯、百亿投入,如果能再有几个像小米这样的企业,中国半导体崛起指日可待。
要知道,在这个中间,有无数坚持不下去、中途放弃的企业。像友商公司,砸了100亿,距离量产只差一步之遥,却一夜之间,宣布解散。韩国知名友商研发3纳米芯片,因良品率过低,迟迟难产。为什么一定要造芯?往小了看,这次小米把造芯放在了手机部门之下,就是想打出体验差异化。现在手机行业卷摄像已经不够了,只有吃透底层技术,才能真正软硬结合,为⽤⼾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像是行业优秀的⼿机公司,比如苹果、三星、华为都具备芯⽚设计能⼒。
往大了看,这是一家先进科技公司想要成为硬核科技领导者的使命所在,也是必经之路。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了,芯片制造才是真自研,小米自研的3nm不过是台积电代工的。事实上,给大家科普个冷知识,用台积电的工艺、ARM的架构几乎是行业惯例,苹果、高通、联发科都是芯片设计公司,它们都需要台积电代工。即便华为芯片,也是找中芯国际代工。这只是分工的不同。否认现在的小米,就是否认之前的苹果、华为们。
只靠一家企业是做不了所有事情的。我们需要华为坚持走的自主可控,也需要小米的自研设计,紧追国际先进水准。不管是芯片制造与芯片设计,都需要有人去做,不能一味地等待光刻机突破,在这之前,中国也需要追上国际潮流。不管是哪一条路径取得成功,都将是中国芯片工业的成功,也能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埋下“火种”。
毕竟,中国半导体发展作为后起之秀,不仅需要华为、小米等头部企业扛起技术攻坚重担,也需要解决人才稀缺与流失等水面之下的问题,在小米成功研发3nm之前,中国的高级芯片工程师就只能去苹果、去高通、去联发科,人才外流,中外芯片技术差距会被持续拉大。数据也显示,54万从业者难填20万中国芯片缺口,因为尖端人才大多流向海外。
小米成功研发设计3nm,不仅是技术里程碑,更是构建人才正循环的关键支点,为后续产业的良性发展,构建人才蓄水池,形成"以硬科技聚人才,以强人才铸硬核"的良性生态。
最后,希望国内能多几个,小米华为这样持续投入造芯的品牌,这样中国半导体追赶国际领先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