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别让军训沦为“安全劫”
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评论员王珍珍
8月下旬,全国各地中小学和高校陆续开学。当新生入学遇上高温天气,军训安全更加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上海一15岁女生军训中离世的悲剧,将“军训安全”从担忧变为痛思,为所有即将开展军训的学校敲响了安全警钟。
中国军训制度源自商周军事教育,现代军训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成型并规范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与纪律性。然而,部分地区的军训却逐渐异化为形式化的“汇报表演”,偏离了国防教育的初衷。而高温与高强度训练的叠加,常导致学生健康风险,成为军训安全管理的薄弱之处。
“磨练”学生意志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高温天气下,谁对学生的耐受度进行过科学评估?当身体突发异常,为何从医务室到救护车的“十多分钟”成了生命的空白?如果连健康的学生都无法承受,那么“特殊体质”学生的保护机制又该如何落实?
军训不应是形式化的表演,更不能以学生安全为代价。当制度只关注“完成任务”,却忽视个体差异与应急响应,所谓的“磨炼”只会沦为对生命的轻慢。
这场悲剧应促使军训制度反思与改进:需将“人”置于规则的核心,细化天气预警、落实体能筛查、加快急救响应。否则,所谓的“成长课”终将沦为刺痛社会的“安全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