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表示,中国大陆的武力迅速扩张,到今天为止,没有一枚炮弹打到台湾省,这都要归功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说白了,中国大陆不对台湾省动用导弹,那不是因为中国大陆,不想给无辜的台湾民众带来伤害吗?,跟安倍晋三有啥关系。 在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当下,赖清德公开将台湾免于战火归功于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这番话一出即引发轩然大波。难道大陆的克制仅因一位日本政客的远见?安倍的右翼立场与历史争议,又如何与两岸和平挂钩?这些疑问直指政治深层纠葛,令人不禁追问背后的真实逻辑。 赖清德于2025年9月21日在台北政治大学出席安倍晋三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时,发表了相关言论。他指出,大陆军事力量快速增长,但台湾迄今未遭炮火袭击,这应感谢安倍晋三的战略布局。赖清德强调,安倍推动四方安全对话、五眼联盟以及奥库斯等机制,形成了印太地区的同盟网络,从而维护了区域稳定。仪式上,安倍遗孀安倍昭惠也到场,两人共同揭牌,赖清德还指示教育部全力支持该中心,将其打造成台日合作的平台。这一事件发生在安倍冥诞当天,赖清德称安倍离世是全球损失,并要求研究中心不落后于日本本土的研究水平。这样的表态迅速传开,引发两岸媒体广泛讨论。赖清德将台海和平直接与安倍挂钩,表面上看似赞扬一位国际政要,但实际触及敏感的历史与现实议题。 大陆媒体对赖清德的言论迅速回应,环球时报发文批评其为台独癫疯,指出将两岸和平归功于安倍纯属扭曲事实。大陆方面强调,和平源于不愿伤害台湾民众的克制,而非外部干预。安倍晋三生前多次表达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观点,这被视为干涉内政的信号。赖清德的表扬被视为媚日论调,忽略了安倍的右翼背景。安倍出身政治世家,其祖父岸信介曾是甲级战犯嫌疑人,却逃脱制裁并担任首相。这家族历史影响了安倍的政见,他推动日本摆脱战后体制,强化国防。安倍在任期间,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该神社供奉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此举屡遭邻国抗议。2013年12月26日,安倍以首相身份参拜,声称是为祈愿和平,但国际社会视之为回避战争责任。 安倍晋三的右翼倾向还体现在对历史教科书的干预上。他支持修改教材,淡化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事实。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安倍执政期审定通过多本教科书,这些书将殖民统治和军国主义行为描述得较为温和。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等右翼团体主导的版本,宣称侵略有理,采用率虽低但影响持久。2015年1月,安倍在国会预算委员会上批评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出版的教科书,称其对1937年南京事件的死亡数字夸大,要求外交官施压修改。该书记载日军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安倍否认具体数字的准确性。此举引发国际争议,出版社坚持原描述。安倍政府还推动地方学校采用右翼教科书,强调日本应摆脱战后宪法束缚。 在慰安妇问题上,安倍政府表现出明显的修正主义倾向。2014年,安倍下令调查河野谈话,该谈话承认日本军队强征慰安妇并道歉。调查报告称谈话受韩国影响,试图淡化强制性。2015年,安倍在国会演讲中未直接就慰安妇道歉,仅表示坚持前任首相的忏悔。教科书审定中,多本教材删除慰安妇表述,或将其改为自愿参与。东京大学教授和田春树指出,这是将安倍的歪曲历史观强加给教育系统。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也批评日本否认慰安妇历史。安倍还指示调查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遗,质疑其真实性。这些行动被视为抹杀历史事实,影响日本新生代对战争的认知。+更多 6 安倍的这些历史修正行为引发广泛国际批评。新华社等媒体指出,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修改教科书和参拜神社,挑战战后国际秩序。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强调,制造历史错觉实质藐视正义。安倍在达沃斯论坛将中日关系比作一战前英德,偷换概念。2015年8月14日,安倍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使用模糊表述回避侵略责任,仅提到日本走上战争道路,未明确殖民统治对亚洲的伤害。此谈话被视为延续右翼观点。安倍政府还拒绝承担强征劳工责任,淡化军国主义罪行。 赖清德表彰安倍的举动,在岛内也遭痛批为扭曲历史。台湾联合报报道指出,此言论忽略安倍右翼本质,可能加剧两岸紧张。安倍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与其历史观一脉相承。日本学者御厨贵将错误历史认识与靖国参拜并列为右倾标志。赖清德的归功论调,被视为数典忘祖,尤其在抗战80周年之际。两岸统一是大势,任何外部借口都无法阻挡。大陆采取措施回应此类行为,强调和平统一不容挑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