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从我们身边走出去的邻居,如今的生存却几乎完全依赖我们。

历史的车轮把他们推开,现实的引力又把他们拉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个事实不容置疑。蒙古的矿产、羊绒,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换来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和工业产品。两国之间的铁路、公路建设和边境贸易也越来越频繁。从经济上看,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密。

可为什么在这样的现实利益面前,两国之间的感觉还是那么复杂?为什么这个邻居,当初一定要走出去呢?

这就要从很久以前说起了。

故事的起点,在清朝。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内外蒙古的说法,整个大草原在名义上都归清政府管。草原上的人们,生活简单,他们的世界就是几片草场,几个过冬的地方。

清朝的时候,蒙古本没有“内外”之分,都是大草原。

后来清朝的官员们为了方便管理,人为地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把蒙古分成了“内”和“外”。这条线不仅是地图上的标记,也慢慢在人们心里划出了一道隔阂。

到了清朝末期,国家弱了,北边的俄国人就看到了机会。他们不是直接派兵打过来,而是用更聪明的方式渗透。他们在蒙古修铁路,运送他们的商品,还经常给蒙古的王公贵族送礼、请客吃饭,一点一点地把影响力铺到了蒙古的上层社会。

俄国人来了,他们不是来打仗,是来拉拢人心。

清政府当然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派官员到外蒙古去推行“新政”,本意是想加强控制,巩固边疆。但这些官员的做法很简单粗暴,就是加税。这一下,不但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让当地的普通牧民和王公贵族都怨声载道。

这正好给了俄国人更多的机会。蒙古的王公们觉得,清政府靠不住了,还总想从我们身上刮钱。而旁边的俄国人,又给钱又给物,还承诺保护他们。靠着俄国这棵大树,显然比跟着摇摇欲坠的清朝要好得多。

就这样,外蒙古的上层人物,嘴上还对清朝说着好话,心里早就倒向了俄国。

重返祖国怀抱?自1921年宣布脱离后,外蒙古重回祖国的最新进展!

等到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真的垮了。外蒙古的王公们觉得时机到了,立刻就宣布独立。俄国人也马上出兵,帮他们把当地还忠于中国的军队给清除了。

新成立的北洋政府当然不同意,多次向俄国抗议,可那时候中国自己乱成一团,军阀混战,根本没有能力去管北方草原上的事。国际上的其他大国也各有各的心思,没人愿意为了中国去得罪俄国。

外蒙古的独立,就这样成了既定事实。

但独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没有了清政府,他们又不想完全被俄国控制。可离开了大国的支持,他们一个新生的、弱小的政权,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就像个没人要的孩子。他们也曾向内乱中的民国政府求助,希望得到回应和支持,但一次次的请求都石沉大海。

这种失望,最终让他们下定了决心。

外蒙古彻底倒向了苏联,把自己的命运交了出去。

苏联的红色制度开始在蒙古扎根。苏联派来了大量的顾问,从上到下地改造这个国家。他们帮助蒙古建立了军队,建立了政府,把那些不听话的旧王公势力彻底赶出了权力中心。一套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被牢牢地安在了这片草原上。

这种改变是深刻的。跟民国时期那种乱糟糟的局面比,苏联的控制是系统性的,是从根子上的改变。当然也有人反对,但这些声音很快就消失了。

对于草原上大多数牧民来说,谁来统治,旗子换成什么颜色,他们其实并不太关心。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牛羊能不能吃饱,冬天有没有足够的粮食。但现实是残酷的。三十年代,草原上灾害不断,草场退化,很多牧民的生活非常艰难。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又变了。苏联明确表示,蒙古是他们和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当时的美国和英国,为了拉拢苏联,也只能默认这个事实。

1946年,外蒙古搞了一次全民投票,决定是否独立。结果是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支持独立。这个数字是真是假,现在已经很难说清,但它成了一个有法律依据的记录,被联合国承认了。

从此,在法理上,外蒙古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也就是蒙古国。

重返祖国怀抱?自1921年宣布脱离后,外蒙古重回祖国的最新进展!

在整个冷战时期,蒙古国的经济完全依赖苏联。他们的粮食、汽油、工业品,几乎所有东西都要从苏联进口。经济命脉被别人牢牢攥在手里,这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后,蒙古的经济差不多停了。

一夜之间,所有的援助和廉价商品都没了。蒙古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工厂倒闭,失业率飙升,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那个曾经的大哥,自己都过不下去了,自然也管不了这个小兄弟。

就在这个时候,南边的中国,开始了快速发展。

中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巨大的市场,正好能和蒙古的资源形成互补。蒙古有丰富的煤炭、铜矿和羊绒,而这些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于是,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开始飞速增长。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逐渐取代了俄罗斯,成为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现在,蒙古超过一半的生意都是和中国做的。

现实的利益把两国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但历史留下的痕迹,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抹去。

在今天的蒙古国,社会思想非常复杂。主流的声音,不愿意去讨论什么“回归”中国的话题,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对过去的历史恩怨没什么兴趣,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工作、收入,关心国家能不能更开放,让他们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老一辈人,情感上对苏联时期还有些怀念。但他们也清楚地看到,现在想要过上好日子,必须和中国搞好关系。所以他们的态度,也随着实际情况在变。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既不看好俄罗斯,也不想完全依赖中国,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希望过上像美国人、欧洲人那样的生活。

重返祖国怀抱?自1921年宣布脱离后,外蒙古重回祖国的最新进展!

一个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它的命运很多时候由不得自己。但它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来说,他们最根本的愿望,无非是安居乐业,过上稳定的好日子。

未来的路要怎么走,蒙古国自己也在寻找答案。历史的恩怨会慢慢被时间冲淡,而现实的利益和周围的环境,才是决定未来的主要因素。这段邻里关系,还会继续变化下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