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你如何看待“缘起性空”的理念
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泪目!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再次语出惊人:“2000年我母亲去世,2006年父亲去世。但当我父亲去世的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缘起性空’。万事万物都如此,它曾经没有,将来也会没有。不管你有多爱这个世界,终得撒手……” 这份在至亲离别中悟到的道理,没有晦涩的哲理说教,只有浸透岁月的真切感悟。年轻时总觉得“永远”触手可及:父母会一直站在身后,朋友会常伴左右,那些热爱的人和事会恒久不变。可父亲离世的瞬间,王德峰突然看清:生命里的所有相遇,都是因缘聚合的偶然——父母与子女的缘分,是数十载的陪伴与牵挂;人与人的交集,是一段路的同行与扶持,一旦缘分尽了,再深的眷恋也留不住离散的脚步。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写:“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所谓“缘起性空”,从不是让人消极看待离别,而是教会我们在懂得“终将失去”的真相后,更珍惜“此刻拥有”。父母健在时,多花时间陪他们吃饭聊天,别让“等以后”变成遗憾;朋友在身边时,认真对待每一次相聚,别让忙碌冲淡情谊;面对热爱的事,大胆去追寻,别让犹豫辜负时光。 我们总在为未发生的事焦虑,为已逝去的事遗憾,却忘了生命的本质,就是一场不断遇见又不断告别的旅程。王德峰教授在双亲离世后悟透的道理,也在提醒每个普通人:不必执着于“永恒”,只需认真对待每一段缘分、每一个当下。那些曾陪伴我们的人、经历的事,早已化作生命里的印记,即便终将离别,这份温暖也会支撑我们继续前行。 读懂“缘起性空”,不是向离别妥协,而是与生活和解。珍惜每一次相遇,善待每一份陪伴,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回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