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个王忠嗣,唐玄宗生气了,朕从小把你养在宫里,和太子、皇子们一起长大,没想到,你长大后翅膀硬了,敢不听朕的话了。 唐玄宗口中的王忠嗣是烈士王海滨的儿子,也是唐玄宗的义子。王海滨在和吐蕃的战争中以身殉国时,王忠嗣年纪还小,唐玄宗怜惜王海滨,就把他的儿子养在宫里,赐名忠嗣。
长大后的王忠嗣沉默寡言,对兵法很有研究。唐玄宗让他跟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去边疆锻炼。玉川战役,王忠嗣率300骑兵偷袭吐蕃,杀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 在与契丹作战中,王忠嗣率10万骑兵出雁门关。在桑干河三战三捷,让奚和契丹联军全军覆没。 天宝初年,王忠嗣又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使吐谷浑降唐。为了表彰王忠嗣,唐玄宗让他做了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 王忠嗣四处作战的时期,正是盛世。大唐的繁荣催生了唐玄宗的虚荣,他想让王忠嗣攻打被吐蕃占领的石堡城。
石堡城是西部军事重镇,开元十七年,唐蕃双方在石堡城曾有过一次激战。当时,唐军主将是陇西节度使李祎。那一战,唐军大胜,不但攻占了石堡城,还拓疆千里。不过,石堡城后来还是丢了,吐蕃不但夺去了石堡城,还派重兵把守,甚至不惜举全国之力保护石堡城。因此,唐军虽然多次进攻,但因为地形险要,路途又远,始终没有攻下来。 天宝年间,随着唐蕃对战中唐军胜利次数的增多,唐玄宗又把攻打石堡城介入议事日程。他打算让四镇节度使王忠嗣承担的一重任。 让唐玄宗想不到的是,王忠嗣居然反对争夺石堡城。他告诉唐玄宗,石堡城地势险要,三面环山,城墙非常坚固,吐蕃为了守住这座城,动用了几乎全国的兵力。依现在的形势,如果开战只有硬攻,而攻的后果可能是会牺牲几万人,不如先观察,等待时机成熟再打。
王忠嗣的反对也有依据,他和吐蕃多年交战,对吐蕃和石堡城的情况非常了解,他从爱惜士兵的角度出发,对唐玄宗提出异议。但此时的 唐玄宗听不进不同意见,对王忠嗣的表现很不满意。就在这时,一个想立功,又想拍皇帝马屁的人站出来,此人叫董延光,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军,他向唐玄宗请求攻打石堡城。唐玄宗马上就答应了,还让王忠嗣辅助董延光进攻。 王忠嗣虽然奉旨作战,但由于持不同意见,对唐玄宗的命令执行得并不彻底,这让董延光很不高兴。这时,李光弼站出来劝说王忠嗣:在爱惜士兵和皇帝的命令两者间进行选择,你冒着生命危险选择前者,何必呢?如果打不下来,皇帝一定会处理你。
一将攻成万骨枯,历史上的战争,有哪个将军的名声不是无数将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别的将领们看来很平常的事,在王忠嗣心里就过意不去。可是他的过意不去,换来的却是前途尽毁。因为董延光没有打下石堡城,他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王忠嗣身上,说他不合作,延误军机导致失败。 唐玄宗非常生气,宰相李林甫却高兴,他正想找王忠嗣的把柄,现在岂不是最好的时机? 王忠嗣成为李林甫打击的对象,是因为他和太子从小一起长大。李林甫当初支持的对象并不是现在的太子,因此,他总想找太子和他周围人的把柄,以此打击太子,孤立把太子,甚至扳倒太子。如今,王忠嗣自己撞到枪口上,岂不是太好了。 很快,李林甫指使人诬告王忠嗣,说他和太子密谋,要拥立太子提前登基。
窥伺皇位,这是唐玄宗最不能忍受的,亲儿子都不行,更何况还是养子要和儿子联手对付自己。 唐玄宗一纸诏书,急召王忠嗣入朝,还把他交给三司会审。不过,他对身边的官员交待,你们只问王忠嗣为何阻挠军事行动就行了。唐玄宗心里明镜似的。他并不相信王忠嗣会和太子一起谋反,他对王忠嗣不打石堡城耿耿于怀。唐玄宗这样做的目的是敲山震虎,让所有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都知道皇帝的权威,知道不听话的后果。不管你手里有多大的权力,都是皇帝赐予的,不听话,你就是下一个王忠嗣。
后来王忠嗣的下属哥舒翰打下石堡城,但牺牲了数万人的性命。唐玄宗不管,他要的是结果。当胜利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很高兴。哥舒翰趁机给王忠嗣求情,唐玄宗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就把王忠嗣贬到江阳做太守。天宝八载,王忠嗣暴死,年仅45岁。
晚年的唐玄宗真是老糊涂了,被好大喜功和甜言蜜语蒙蔽了双眼,结果引出一场灾难性的浩劫。如果王忠嗣不死,也许安禄山不敢叛乱。但历史没有假设,唐玄宗一定会为他种下的因,承担相应的后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