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7月11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 张羲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河南以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10的粮食。从20世纪60年代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翻山越岭前往海南三亚进行南繁育种,到如今河南种业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培育的农作物优良品种“遍地开花”,河南在扛稳粮食安全的路上一直默默前行。

近日,“新时代中部崛起看河南采访团”走进鹤壁、安阳、濮阳种业企业,了解河南种业科研创新机制。

优种优粮从弱筋到强筋 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在鹤壁浚县高标准农田间的小路上,一家种业公司负责人在自己的实验基地附近摆出了两种不同的小麦品种。“‘伟一麦188’咬起来酥脆,而旁边的‘国审西农138’小麦咬起来却有难度。”采访团记者们不约而同地说出了相似的体会。

“这个即将豫审的‘伟一麦188’弱筋小麦品种,吸水性好,做酒6小时就能发酵,适合用来酿酒、做糕点和饼干;而旁边的这个最新品种‘国审西农138’适合用来蒸馒头和拉面。”河南省伟一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位起向采访团介绍了弱筋和强筋小麦品种之间的特点和用途,“在最近的郑州展销会上,十几家酒厂找到我们,对这个品种开展订单生产。”

河南省伟一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位起在企业的小麦繁育基地前,为记者讲解弱筋麦和强筋麦之间的区别和用途(央广网记者 张丽娜 摄)

“就像我们看一个人一样,人和人的特征不一样,长相不一样。说到小麦,不同品种它也不一样,有的适合做拉面,有的适合做面包,有的合适做馒头、做面条。”安阳滑县的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滑丰种业)总经理梁保拴说。

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罗俊丽同样表示,这和市场需求有关,因此研发出品类众多的弱筋麦、中筋麦、强筋麦。

优种是优粮优价的源头,种业振兴以科研创新为抓手,河南不断交出高质量答卷。2023年,小麦新品种“新麦58”具有“高产稳产、超强筋、抗冻抗寒、抗倒、抗逆性强”等优势,解决了小麦育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世界性难题,以1618.88万元转让给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刷新国内小麦品种使用权转让纪录。

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联合攻关 破解生产、科研“两张皮”

“培育品种是有一定目标的,围绕育种目标,我们想要某一个特征,就得从种质资源库选择他的亲本,每一个种质资源都有一定的特征和特性,根据育种目标做杂交组配。”梁保拴说,在滑丰种业0-5摄氏度的种质资源库内,存放了约6万份种质资源。

在滑丰种业0-5摄氏度的种质资源库内,总经理梁保拴向记者展示部分种质资源(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而培育优质新品种却是一场漫长的考验,梁保拴表示,今年审定的品种,大概在10年前就要做杂交组合,然后一代一代进行观察和筛选,稳定以后再参加试验,审定后开始示范推广。

“虽然目前科研院所在优质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中仍占据主要地位,但研发依旧是种业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动力。”梁保拴表示,企业组建了专门的科研育种机构,成立中原学者工作站,引进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教授及其团队,制定科学的育种规划,加强科研体系、科研队伍建设。

在滑丰种业0-5摄氏度的种质资源库内存放的部分种质资源(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王萌介绍,近年来,河南创新攻关体制机制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了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的联合攻关新机制、新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组建了一批创新攻关联合体,牵头企业28个,参与育种创新团队81个(其中院士团队3个、长江和中原学者团队8个)。通过科企合作,增强种业企业育种研发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有力破解生产、科研“两张皮”问题。

同时,以企企联合机制为基础,组建了10个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和5个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品种试验审定效率得到提升,促进了种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滑丰种业董事长赵秀珍与科研人员在田间做小麦杂交组合(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根据我国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的要求,7月4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发布《河南省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带动种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科企合作交流,构建以种业企业牵头、联合育种团队和科研单位共同实施的育种攻关新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省持育繁推一体化A证企业已有10家,持证农作物种业企业875家,分别比“十三五”末增长了66.7%、35.5%。

2021年以来,河南持续以农业良种联合攻关为抓手,促进种业企业与科研单位深入实质合作,进一步巩固了河南省粮食作物品种创新地位、促进了畜禽育种快速突破、推动了蔬菜优势品种加速赶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