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宋代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期,唐算作“中古”的结束,宋是“近世”的开始。唐宋变革至少从精英思想层面出现了裂变,科举制度的改革、政治上君主专制体系的强化,经济上商业气息的浓厚,日益城市化,娱乐业的繁荣,学术上经学、史学、文学生发的新气象,都与唐代有着显著的区别。

一、亲友间的生活交往史

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关系是值得注意的,传状能够清晰呈现家族谱系,透过家族亲友间关系的梳理,可以感知宋代人的思想观念及日常生活史。

北宋家族中号称“一门九相”的吕氏家族,在吕祖谦《东莱公家传》中记录了家族的传承谱系,尤其是对东莱公吕好问的形象做了较为详尽的还原。注目靖康之难,徽钦二帝北狩,吕好问在对外与金人的斗争中,在对内与张邦昌傀儡政权的斡旋中,最大限度保护皇室、政府、百姓的忠义爱国行为,却蒙受诟病,昭昭心迹,日月可鉴。

《东莱公家传》记载:“太上皇出手札付尚书曰:‘吕某昨邦昌僣号之初,即募人赍帛书,具道京城内外之事。考其心迹,与余人不同,言官所不知,仰尚书省行下。”

曾孙吕祖谦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热情赞颂曾祖吕好问在靖康之难中的权衡运作、殚精竭虑、煞费苦心的经营谋划,忠贞气节昭昭可见,殒身为国之迹斑斑可循。

如果说家传容易让人产生粉饰先祖之嫌,但是作者行文采用的记述方法有效地规避了这一点,采用其他人的评价,比如“太上皇”的手札,胡安国为公辩护,这些君臣的证言有效使后代摘清祖辈的嫌疑,使靖康之难中吕好问的嫌疑得以澄清。另外,通过吕好问自己的话也表明其舍身忘家、世代忠良的臣子拳拳忠心、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晚年的欧阳修极其敏锐地观察日常的点点滴滴,记录下生活的方方面面,传达着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欧阳修吟咏的日常事物,一定总能唤起一个与之不同的世界,或者因其外形而与之有关的东西,或者因其出产之地。他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在庸常的存在中发现奇崛,同时又不否认存在的真实与必须。

一方面记录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用幽默的调侃的语言化平庸为神奇,留下独特的人生感悟。尽管是欧阳修自传,带有理想化的退休生活,但是这在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不应成为难事,寄情山水,琴棋书画,诗酒人生。

司马光曾经给苏轼母亲程夫人写过《苏主簿夫人墓志铭》,对老夫人勉夫教子,砥砺名节,周济乡里、急人之困的品行做了全面的介说,文辞畅达得体,精识远量,对苏轼、苏辙二人的哭情做了极圆满的回复。尽管后来成为旧党代理人的司马光与苏轼政见不合,但其行状与神道碑仍出于苏轼之手,回报当年的撰铭之恩。

纵览《苏轼文集》,行状仅有二篇,另一篇是写祖父苏序的《苏廷评行状》,苏轼身为朝廷重臣,为祖父立传,合情合理。熙宁元年春,苏轼曾请曾巩为祖父撰写《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曾巩提到了“廷评”的来历,“君始以子恩为大理评事,后累赠尚书职方员外郎”,系大理评事的俗称。在行状、墓志的检索中,仿佛还原了苏轼的朋友圈,他的人际日常交往可以得到再现,其亲人密友生活的时空场域得以回溯,千载有余情。

二、社会风尚的微缩景观

如果说,高层人物的传状是与国事紧密相连的宏大叙事,那么居于乡野的亲人、朋友、孀居妇女的墓志等,则微观地再现了日常生活里的细节。从宋代的女性墓志铭中,可以知道生卒年、祖先、籍贯、配偶、生育、性格、才能和功绩,这些墓志铭仅限于士人阶层的书写。

从男性视角的选择看,女人千篇一律,勤俭持家、相夫教子。这几乎带有程式化的书写,是主流、常态。当然,也有一些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值得关注。仅以韩元吉撰写的《安人张氏墓志铭》《荣国太夫人上官氏墓志铭》《太恭人李氏墓志铭》《太宜人毛氏墓志铭》为例,可以看到宋代妇女南渡后,信佛诵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宜人毛氏墓志铭》记载:“日课释老氏经,刺绣其像,制为幡幢,货其簪珥,用祈武义之福。”

韩元吉所写的南宋女性普遍信奉佛教,显系战乱影响,祈求平安,成为其精神信仰的主体,这也是与以往时代有显著差异之处。

除此之外,宋代婚姻有一个显著变化,过去强调门当户对,出身的对等,士人与财富的结合,成为宋代社会一个突出的现象,尽管宋代一贯注意节制资本,限制财富的过度集中,大的门第豪右巨富家族被分化瓦解,但是民间的财富相对依然存在,商业贸易的发展,小康之家与士人的权与利的结合,不失为一种新常态。

《荣国太夫人上官氏墓志铭》中,季氏家族中的不肖子把祖上的“茔山”卖给僧寺,说明寺院经济的发展,带有兼并土地之嫌,这在当时也可看作是新常态。宋代士商互渗,这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士出于商,兼有古谊与财用纤啬之风,在世俗社会弥漫开来。可以说,在熙来攘往的商业交换的世俗社会中,又充满浓浓的崇文重道的文化氛围。文化产业也成为商品交换的一部分,代写传状、墓志等,在商品化增强的宋代更加蔚然成风。

文人写作公文尚需润笔之资。元祐年间,黄庭坚与赵挺之在馆阁共事时开了一则玩笑,其中赵挺之提到“每一志文成,车中载以赠之”,替人写墓志,可用车装载财物,可见润笔之丰。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文人地位高的一种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宋代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

三、儒释融通的僧传创作

宋代僧传主要指僧人所写的传状和传僧的作品。在这些僧传中,除了叙述当时大德高隐的事迹,就是菩萨灵验神迹,表达顶礼膜拜的信仰之情,还有一类就是释契嵩《陆蟾传》《韩旷传》二文与释智圆《中庸子传》共同呈现的儒释(道)思想的融通,这体现了宋代传状发展的一大变化。

《天目禅师行状》记载:“有学问,尤通《易》。乾、淳诸儒大阐道学,朱晦庵起二程,杨慈湖起象山,皆少进图氏。”

《中庸子传》是一篇自传,在智圆看来,儒家为饰身之教,释家为修心之教,故修身用儒,修心用释。二者言异而理贯,共为表里。在此前,儒家辟佛,释家反儒,二者不能融合。针对世人好儒恶释,贵释贱儒的情形,以中庸为方法论,进而提出解决之道。

“学道贵达本知心”,对道的体认和认识途径,可以说在智圆这里获得了圆融的解释,使原本分立的思想,有了“三教并立”的合理性,应该说智园是一位圆融的智者,和谐地同构了释家的儒道并存的理论基点,为天台宗的发展提供了中庸这种方法论上的准备。

随后的释契嵩、惠洪、宗晓、释居简等传状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思想层面。释契嵩《陆蟾传》《韩旷传》则是以方外之人写世俗人的特例。陆蟾与韩旷是当时高隐,陆蟾“负道守节,不为阿世苟合”,旷世高隐,言诗见志,负道守节,不与常人交往;韩旷年少纵酒击剑,有侠士风流,一旦觉悟信奉道家,习辟谷导引术,木讷少文,默默不妄道事。

惠洪《花药英禅师行状》写花药禅师“髫龀中日诵千余言,通诗礼大义”,仍然强调禅师的儒释背景。在《云庵真净和尚行状》《圆悟禅师传》中皆有儒释兼通的当朝宰相张商英与释家的交往等内容,据此可以看出佛道徒间的包容与欣赏,以及僧侣与世俗之人的交往,对高洁品质、高尚人生、学问境界的推崇,是普世情怀的终极追求。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