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翰林院除了具体的职责外,还承担着“储才”的重任,即培养和储备国家高级文官。这代表着一项宏大的人才培养计划。因此,翰林院的门槛极高,前提条件是获得庶吉士的资格。庶吉士并非正式官职,其最终能担任何种官职,是留在京城还是被派往各省,这都取决于个人的运气,而决定庶吉士命运的是散馆考试。

散馆考试类似于现代的毕业考试,庶吉士在庶常馆学习三年后,由掌院学士请旨定期进行。考试时,满汉教习学士和庶吉士等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由吏、礼二部堂官发放试题。考试结束后,由吏部官员收卷并呈递,最终由皇帝钦定甲乙等级,随后根据成绩分别授职。如果遇到恩科,散馆考试会提前进行,原则是上一批庶吉士散馆后,新一批庶吉士才能入馆。

散馆考试的内容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清初时,考试内容为五言八韵诗或十韵诗各一篇。雍正元年改为诗、赋、文、论四题中选其二,雍正十三年则专考赋。由于长期只考诗赋,导致清中期以后庶吉士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咸丰二年,考试内容改为策论,使用经史性理等书籍,策论则涉及时事。其中,一部分“清书庶吉士”学习满文,散馆考试时需考清书题一道,根据成绩授职。道光二十七年后,出现了翻译庶吉士,散馆考试题目为翻译题一道,可能是汉文翻译清文,或清文翻译汉文,通常涉及诏令公文。

一甲三名虽然不需要参加朝考竞争庶吉士名额,但入馆后也需要学习三年,并参加散馆考试,尽管考试内容较为形式化。通常情况下,一甲三名散馆后会留在翰林院任职,这是庶吉士的最佳出路。清代一甲进士共有342人,其中只有5人散馆后改任他职,显示出朝廷对一甲进士的重视。

散馆考试成绩分为三等,上等者直接授予翰林官,具体官职还需参考殿试成绩。例如,一甲第一名通常授修撰,二名、三名授编修;二甲进士授编修,三甲授检讨。无论是修撰、编修还是检讨,都属于纯正的翰林官,即“留馆”。二等者的出路则不确定,幸运者可以留馆,大多数则被派往六部任职,最不济的则被外放为知县。三等者则无法授职,根据情况可能被除名或继续留馆学习三年。除名意味着失去翰林的身份,而留馆则至少还有一次机会参加散馆考试,尽管需要多花三年时间。

一甲进士如果在散馆考试中名列三等,也会受到处罚,虽然可以保留翰林身份,但无法在翰林院任职,通常被委以外职。例如,雍正十一年的一甲进士庄存与,因散馆考试名列三等而被外放为知县。留馆的人数并不固定,朝廷也没有规定具体的名额。翰林官缺较多时,留馆的庶吉士就多;反之则少。如果朝廷正在修书或修史,因任务繁重人手紧缺,留馆的庶吉士人数也会较多;相对空闲时,则较少。

清中期以前,士子们以留馆为荣,即使编修、检讨仅为七品,但在人们尤其是士子心目中地位极高。这是因为被选入翰林者,即使不能升迁至文职极品,基本上都可以入值内廷,还可以简放主考、学政,掌握文衡。而七品知县则被戏称为“芝麻官”,对督抚只能上手本,称卑职,这对士人的自尊心是一种伤害。

清代也有一些庶吉士在未到散馆时间就被授职,这类庶吉士通常是被皇帝选中,或供奉内廷,或宣谕外省,或修书议叙,或召对词科。进入咸丰朝以后,人心浮动,一些庶吉士难以抵御诱惑,宁愿放弃留馆机会,也要争取成为知县。他们在考试中故意放水,以求名列三等,以便能够获得知县的职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