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任大军区司令,却被孤立,有职无权,副司令调兵不给他打招呼

李德生这个人,出生在1916年4月,是河南省新县人,早年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小时候就给人放牛维持生计。

那个年代,农村孩子日子苦,他12岁就投身到中国工农红军队伍里,从底层干起,当过交通队员、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啥的。

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那开始,他就把一生都绑在了革命事业上,跟着部队打仗,经历了不少苦头。

长征那会儿,1935年红军在懋功会师后,张国焘要南下,李德生不同意这个路线,结果张国焘把他开除了党籍,还降成传令兵班长。

那时候他日子难过,但师长陈锡联帮了他不少忙,常找他聊天,帮他调整心态,让他继续往前走。后来党籍恢复了,李德生对陈锡联的这份情一直记着。

1937年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他被陈锡联调到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当特务连连长。抗日战场上,他打过不少硬仗,负过几次伤,最重的一次左胸中弹,神经受伤,左手落了残疾。

他出任大军区司令,却被孤立,有职无权,副司令调兵不给他打招呼

从连长干到营长,他的指挥本事在实战里一点点磨出来。后来调到太行军区,当主力团团长,和陈锡联分开。

1945年抗日胜利,李德生转战解放战争,当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七旅旅长,和肖永银、尤太忠一起,是王近山手下出名的三大骨干。

1949年中原野战军改第二野战军,他当第三兵团第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师长,带部队参加渡江战役,从长江北岸强渡,突破敌防线,登陆南岸展开进攻。

接着进军大西南,翻山越岭,克服补给难题,连续作战,解放成都等地,缴获大批武器。新中国成立没多久,1950年10月抗美援朝爆发,他随第三兵团入朝,当第十二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打,联合国军用重炮、坦克、飞机猛攻志愿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阵地。第十二军当时在金城地区防御,李德生盯着战况,觉得敌方来势汹汹,这仗得持久打。

10月20日,敌军付出7000多伤亡,占了上甘岭表面阵地,志愿军转入坑道作战。第十五军兵力紧,秦基伟军长连警卫连都派上去了。

王近山代司令下令调第十二军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增援。敌军也加兵,火力和人数都占优势。王近山决定再加三个团,由李德生统一指挥上甘岭前线的第十二军和第十五军部队。

李德生接任务后,到前沿看地形,阵地被炸成松土,工事没了,战士们挤在坑道里,缺粮缺弹缺水。敌炮封锁补给线,运输员伤亡大。

他出任大军区司令,却被孤立,有职无权,副司令调兵不给他打招呼

第十五军靠人力远途运物资,到前沿时人累坏了,过不了封锁区。李德生想出分段运输法:五圣山后用汽车,前方从团后勤到营连,每50米一段,专人管,沿途挖洞藏东西,利用炮击空隙快运。这招管用,伤亡少多了,弹药跟上了。

弹药问题解了,用餐又成难题。阵地各连原先独立做饭,表面阵地丢了,战士分成小组,集中吃饭不行。

李德生开会集想法,用七四一高地后一个大岩洞,抽20多个炊事员三班倒蒸馒头包子,运输队日夜送前沿。食物分小袋,每袋5到10个,分给战士。

从他指挥到战役结束,岩洞做了4万多斤面粉的食物。粮弹稳了,志愿军在上甘岭站住脚。李德生用小兵群战术,反击敌军上百次进攻,战士分组出击,投弹射击,收复阵地。

敌坦克来时,用反坦克武器打,履带陷泥就毁掉。空中炸弹多,躲过就反扑,最后赢了。秦基伟说第十二军是全胜的保证。

1953年回国,李德生当第十二军军长。1955年9月授少将军衔。1960年高等军事学院毕业。

后当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委第一书记、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73年8月,党的十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3年12月,中央搞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李德生从北京军区去沈阳军区当司令员。到那儿后,他带着班子调研,定东北作战防御方案,推动战略区建。

他出任大军区司令,却被孤立,有职无权,副司令调兵不给他打招呼

军区大楼里,他办公室冷清,部下汇报少。他每天看文件,发现大事别人已办。会议上,他的意见常被搁一边,众人记笔记却不回应。

在沈阳军区,他慢慢被边缘化,军区事多由政委定,他司令员名义上在,实际管不了多少。副手决策不问他。

一次演习,他提改方案,没采纳,部队按原计划干,坦克步兵在雪地动,他后知后觉。另一次,边防调,他要加强某点,下令后改了,士兵挖工事用别的布局。

1976年10月初,一副司令没请示,调一个装甲师进京。部队集结,坦克启动,士兵上车,车队走公路,整个过程几小时。

李德生不知情,事前事后没人说。他从别处听说,看地图确认,但干预不了。这样的事多起来。后勤分配,他说优先边防,物资却去别处,卡车绕道,他查仓库才知变。

人调名单不给他看,直接执行,新干部到岗他在会上见。军区氛围紧,他坚持工作,巡视边防,查训练。操场士兵练,他看动作,纠正,但执行慢,权威弱。

他出任大军区司令,却被孤立,有职无权,副司令调兵不给他打招呼

人事冲突多。副手自开会,他有时不在,内容战略,他读纪要才知。一次情报分析,他给数据,会议用别的,黑板上数字和他不同。

这些事堆起来,让他日子难过。直到1976年10月后,情况好转,他继续当沈阳军区司令员到1985年6月。

1980年8月,中央给他平反,恢复名誉。1985年11月,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当政治委员。1988年授上将军衔。1990年离休。

李德生一生打仗多,晚年写回忆录。2011年5月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他的经历,从穷小子到高层将领,靠的是实打实干出来。

早年长征挨整,没灰心,继续干。抗日解放战争,带兵冲锋,伤了也不下火线。抗美援朝,上甘岭那种苦仗,他想出办法稳后勤,打赢了。

后期职务高,但沈阳那段被孤立,没职权,副司令调兵不报告,反映出当时军区管理乱,指挥链条断。

结语:

这事有深意,权力不是光有职位就行,得有实际掌控。军区大事绕过司令,说明内部有问题,影响效率。李德生没抱怨,坚持干活,巡视训练,抓实战准备。

边防加强,防御方案定,这些事他没停。副司令调装甲师那次,事关部队大动,没打招呼,暴露了纪律松,潜在风险大。要是平时,这样容易出乱子,幸好没酿祸。

他出任大军区司令,却被孤立,有职无权,副司令调兵不给他打招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