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朱德和妻子在吃饭。突然,敌军踹门而入:“抓住朱德!”妻子灵机一动,抓起一个脸盆就递给了朱德并大声吆喝,敌军听后,竟撇下朱德就冲了出去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29年2月初春的傍晚,井冈山一处土屋里的木桶突然哐当落地。
红四军政委毛泽东刚领着部队转移,留守军部的朱德正和怀孕四个月的妻子伍若兰商议对策。
赣南军阀刘士毅的部队已包围山下村落,枪声在暮色里若隐若现。
伍若兰收拾紧要文件塞进柴堆,转身拽过条破旧的土布围裙:
"系上!村口老槐树下栓着头毛驴。"
朱德摸着满脸的络腮胡刚要说话,门板突然被踹出裂纹。
撞进来的敌军枪栓拉得哗哗响,伍若兰一个箭步挡在灶台前。
钧一发之际,伍若兰脸色骤变,对着朱德厉声呵斥:
“老伙夫!还磨蹭什么!水缸见底了,还不快去打水!”
朱德瞬间会意,应了一声“唔!”,迅速抓起墙边水桶,低头就往外走。
一个瘦猴般的敌兵警觉地拦住朱德:
“站住!你什么人?”
伍若兰强压心跳,镇定接话:
“他是我和朱德的伙夫,专门做饭的。”
敌兵狐疑地打量:眼前人胡子拉碴,旧军装沾满尘土,双手粗糙提着破桶,活脱脱一个伙夫模样。
趁敌兵分神,朱德佝偻着背,步履蹒跚地消失在门外夜色中。
后来被俘的敌军队长在建国后交代:
"那婆娘说伙夫有六十岁,我们就信了——谁想朱军长打仗累得老相呢?"
这个脱身之计并非偶然。
早在1928年秋天,朱德带通信班宿在江西遂川祠堂时,半夜遭遇民团突袭。
据时任警卫员宋裕和回忆录记载:当时朱德抄起供桌上的香灰抹脸,钻进厨房系上油渍麻花的围裙。
举着火把的团丁闯进来时,他正把霉米倒进泔水桶:
"老总们找朱军长?刚骑白马往北岗去了!"
匪首伸头看厨房满地狼藉,案板下还蜷着两个吓得哆嗦的小红军,竟真信了这番说辞。
在长征路上朱德的"伙夫相"更是出了名。
1935年红一军团驻扎毛尔盖时,休养连炊事班来了个花白胡子的帮工。
炊事员李坚真多年后仍记得:
"那老同志盘腿坐草堆上择野菜,教我们用牛粪火烤青稞饼。"
直到保卫科长来找,新兵们才知道挽着裤腿吹灶膛火的是总司令。
朱德倒拍着炊事班长的肩打趣:
"下回炒辣椒多放盐,辣得敌人找水喝,咱们好突围!"
而那年二月寒夜里的伍若兰却没能等来突围机会。
据开国中将欧阳毅口述:怀有身孕的她朝相反方向狂奔,故意踩断枯枝引开追兵。
跳下陡坡时羊水破裂,最终在松林里被捕。
敌人后来在长沙《国民日报》吹嘘:
"朱德之妻伍氏三日不食,终毙于重刑"。
26岁的女战士至死没透露半句军情,襁褓中的孩子永远停在了早春寒夜里。
后来在延安杨家岭,总有人建议朱德刮掉胡须。
这位爱吃辣子的四川汉子总摸着下巴笑:
"留着好嘛,下回白狗子来了,还当我是烧饭老头!"
窑洞墙上挂着伍若兰唯一留存的画像,女子齐耳短发笑眼弯弯,仿佛还在轻斥:老伙夫,火塘要添柴了。
主要信源:(新民网——"我的父辈·英烈篇"——伍若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