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史中,还有两个相互关联却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姓和氏。

先简要介绍下姓,它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体现母系血统联系,即来自同一女性祖先的后裔。值得注意的是,母系社会中的人们只识其母,不知生父,正因为如此,“姓”字由“女”和“生”字组成,生动描绘了姓与母亲的紧密联系。姓的主要功能在于区分部落内各氏族的后代,促进不同氏族间的联姻。因此,姓氏的诞生,象征着从群婚制向以血缘关系为主导的婚姻制度的转变,堪称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关于姓的含义,《说文解字》给出了解释:“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据春秋传记载,天子因生而赐姓。可见,中国的姓是部落的标识,由出生时的血统关系决定,这种血统关系最初由女性确立。因此,古代早期的姓多从女,如姬、姜、嬴、妫、姒等。

我国自古便有同姓不婚的传统。这源自母系氏族时期的族外婚制。随着人口增长,一个母系氏族会演变为多个女儿氏族和孙女儿氏族。这些新形成的近亲氏族仍维持原有的血统关系。随着近亲婚配的限制逐渐扩大,同一氏族及衍生氏族也被禁止通婚。于是,原本仅作为氏族标识的姓,逐渐成为这些近亲氏族共有的标识,一个姓便代表一个部落。而在同一部落里,每个氏族都需要新的标识,这便是氏。

随着氏族、部落的不断壮大,一个部落必将分裂为多个新的部落。经过几代繁衍,这些新部落的血统关系变得较为疏远,进而分化出新的部落并产生新的姓氏,从而实现相互通婚。例如,黄帝和炎帝均出自少典氏,他们的部落分别为姬姓和姜姓,并开始通婚。姬姓部落原有25个氏族,后发展为14个部落。除保留姬姓外,还衍生出酉、祁、己、滕、箴、任、荀、姞、儇、依等姓。姜姓部落同样衍生出诸多姓氏。姬、姜两姓繁衍出的众多姓氏,构成了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