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人物志·第二期——庞众望:从泥里长出的清华博士
1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身负千钧,也能触摸星空。”
一、他出生在一个“没有希望”的家庭
1999年,庞众望出生在河北沧州吴桥县的一个偏远村庄。
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下肢瘫痪,生活无法自理。
他从小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5岁时又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家里穷得连手术费都凑不齐,母亲坐着轮椅四处借钱,才把他从死神手里拉回来。
他的童年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有的只是田埂上的奔跑和灶台边的作业本。
别的孩子放学回家有热饭热菜,他回家要先做饭、洗衣服、给母亲擦身。
他从未抱怨过命运,只是默默把生活的重量,一点点扛在肩上。
二、他用读书,撕开命运的裂缝
2014年,庞众望考入吴桥中学,离家五十里地。
他每周生活费只有20元,常常一天只吃两顿饭。
为了省下车费,他骑自行车往返,冬天手脚冻得通红。
但他从不觉得苦,他说:“能读书,就已经是幸运。”
2017年,他以高考684分的成绩,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
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加分60分,他以总分744分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录取。
那天,他站在清华园的门口,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笑得像个孩子。
他说:“我不是来逆袭的,我只是不想被命运打垮。”
三、他在清华,继续“负重前行”
进入清华后,他不敢懈怠。
他知道,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但必须是最努力的。
他连续获得“学习进步奖”,担任班级团支书,
课余时间做家教、勤工俭学,靠自己的能力负担生活费。
2021年,他本科毕业,获得直博资格,继续在清华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是精密仪器,一门对国家科技自主至关重要的学科。
他说:“我想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不只是为了我自己。”
四、他拒绝怜悯,只想被看见
庞众望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很多人想资助他。
但他几乎拒绝了所有捐款。
他说:“我能靠自己的能力过得更好,
那些钱,应该给更需要的人。”
他不希望被当作“可怜的孩子”来看待,
他更希望人们看到的是:
一个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少年,
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
五、他笑着说:我妈看我做得很好
2020年,母亲因病去世。
他在社交平台上写下:“妈,你看我做得很好。”
他没有哭,只是更加努力地做科研、写论文。
截至2024年,他已在中科院一区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
并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他说:“我不是天才,我只是不敢停下。”
庞众望不是“寒门逆袭”的符号,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在命运重压下,依然选择微笑、选择前行的普通人。他没有背景,只有背影;没有光环,只有汗水。但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出生不是选择,人生可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