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广东深圳龙岗区一处大型十字路口,一辆无人驾驶快递车左转过十字路口时疑似走错路,与一辆在十字路口左转道等红灯的公交车“顶牛”,司机下车查看无奈摇头的视频引发关注。

经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核实,涉事车辆系新石器无人车公司产品,深圳交警部门尚未就此事作出说明。


事发现场画面

网友关注——

无人测试车,能不能载货上路?

此次事件中,涉事车辆悬挂的“苏X”测试车牌成为关注焦点。

交警处理事故画面

对于网友的问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深圳市曾于2021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该条例指出,智能驾驶车辆需取得公安机关核发的临时行驶车号牌,并在指定路段、时段开展测试。测试期间,车辆需张贴“智能驾驶测试车辆”标识,且不得搭载无关人员或货物。

2025年,深圳进一步扩大物流、环卫功能型无人车试点范围,明确此类车辆可在城市道路开展夜间运输等场景测试,但需提交运营方案、自动驾驶功能检测报告等材料,并接入政府监管平台。

责任划分——

无人车犯错,该由谁担责?

根据深圳现行规定,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发生违法行为时,责任由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不涉及驾驶人扣分。

类似事件并非孤例:2023年7月27日,江苏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明确,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违法由汽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担责;北京、上海等地无人配送车试点中,也曾出现因系统误判导致的占道或剐蹭事故,最终均以车辆所属企业接受罚款或暂停测试资格收场。

截至发稿,深圳交警部门尚未公布此事的具体处罚措施,涉事公司亦未回应技术故障细节。

据了解,事发路段因道路标线变化,无人地图未及时更新,导致无人车驶入错误的车道,造成数分钟拥堵。事发后已升级地图,避免此路段再次发生同类问题。

行业现状——

技术与管理,还在“磨合期”

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城市推出无人车管理政策。例如,北京累计投放超600台无人物流车,深圳则在2025年提出加速功能型无人车规模化运营,重点覆盖物流、环卫等场景。然而,技术成熟度与交通适配性仍存挑战。

某无人车公司工作人员曾透露,无人车在复杂路况下可能因算法延迟或传感器误判导致异常停车,“目前能在道路上行驶的无人驾驶车,均已达到L4级(高度自动化):车辆在特定条件下(如城市环境)可以完全自动驾驶,驾驶员不需要干预。但技术和道路管理还存在磨合期,即车辆技术虽已达到高度自动化,但其毕竟是基于算法无法像人类大脑一样思考,因此当遇到复杂车况时,还是偶尔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场面。”

专家建言——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需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

无人车出现道路异常的情况并非个例,2025年4月8日北京昌平区,一辆无人配送车与一轿车发生碰撞事故后未停车等待处置,自行驶离现场。

2025年4月8日,华商报大风新闻曾报道陕西省西咸新区中通快递“九识无人车”在送货途中发生异常——车辆左前轮卡住一辆倒地的电动车后未停止行驶,“浑然不知”继续拖行。

陕西省社科院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表示,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已暴露出技术创新、公共管理与社会认知三者间的深层矛盾。“技术迭代速度远超于社会治理体系的更新节奏,公众对新兴事物的认知滞后性被进一步放大。”

王晓勇认为,部分企业存在“效率优先”的思维偏差,“快递车占道看似是偶发事件,实则折射出技术测试环节的风险评估缺位。”他以航天领域“万无一失”标准举例作对比:载人航天工程将航天员生命安全置于绝对优先级,而当前部分自动驾驶企业却将公共道路视为“天然试验场”,甚至将社会风险默认为技术迭代的合理代价。

对此,他建议该车辆应加强分级测试机制:在封闭场地完成基础测试后,先在车流较少的工业区、夜间时段试运行,待数据稳定再逐步扩大范围。同时确保事故可追溯。面对技术带来的治理挑战,王晓勇指出现存三大短板:其一是责任认定机制模糊,目前虽有“车辆所有人担责”的规定,但缺乏配套的快速理赔通道;其二是基础设施滞后,现有道路系统与无人车感知技术存在适配断层;其三是公众救济渠道不畅,普通车主遭遇无人车事故时易陷入维权困境。

王晓勇以中老年驾驶群体举例,无人车测试若一味追求复杂路况下的技术突破,可能加剧中老年驾驶员的道路适应困境。他倡导建立技术包容性评估体系,在算法设计中纳入不同群体的行为特征数据,涉及公共安全的技术产品也应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延伸阅读

来自杭州的车主沈先生刚提了新车,上牌没多久车就被撞了个大坑,当他想找肇事司机追责时,却发现肇事车没有人驾驶,怎么回事?

刚提60万新车就被撞

肇事车却没有司机

12月26日,浙江杭州,杭州问界M9车主沈先生,在驾车出车位时,被后方驶来的一辆无人快递车撞上,交警判定沈先生主责,无人快递车次责,沈先生对此不认可。

沈先生回忆事发经过

沈先生介绍,他这辆问界M9落地60多万元,刚上牌没几天。他当时准备开出车位,看到左后方有个开双闪的无人快递车驶来,并减速停了一下。

沈先生以为无人车停下了,才把车开出车位。结果刚开出一半,无人快递车就撞到了前车门上。

行车记录仪拍摄画面

撞上后,无人车好像知道出事了一般,自动倒进了路边停车位。

无人车倒车

交警开具事故认定书

车主:不认可

沈先生问界M9左前车门凹了一块,修理费要一万多元。交警开具事故认定书,认定沈先生负事故主要责任,无人车这方负次要责任。对此,沈先生不认可。

沈先生新车被撞出大坑

无人车上有快递公司标志,运营方是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交警到场后,新石器的工作人员调出了无人车当时的行车数据。

新石器无人车

数据显示,当时无人车时速从20多km/h减速到6km/h后,又加速到25km/h,然后撞上了问界M9。

沈先生称,新石器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无人车没识别到问界M9,我觉得这个就跟碰瓷一样的。

沈先生表示,无人车因为没人驾驶,所以它一定要确保车子百分之百的安全。当你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的时候,你一定要能够及时刹停。

现在他觉得,无人车的事故主体是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去追究他们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在该路段尝试站在无人快递车前方,快递车减速停车。

快递无人车在记者前减速停车

相关公司回应

后续,新石器无人车公司回应称,已第一时间联系车主,并致以诚挚歉意,目前已获车主谅解,后续将积极配合交警部门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方位强化运营管理。

公司的无人车具备杭州政府部门审批许可,拥有合法路权且在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循交通法规及相关政策,确保合法合规可控。

快递无人车在街上行驶

网友吵翻

对于这件事是谁的责任,网友们吵翻了,部分网友觉得问界司机有一定责任。

路人路:你出车位不看后视镜的么,要是个骑电瓶车的你还得给骑车的人看伤呢,节目最后也说了,无人快递车是有合法路权的。

杨杨是萌宠:出车位不看后视镜吗?得亏是无人车,还能帮你担部分责任,有人驾驶的问界妥妥是全责。

吴清风老吴:我看车主也是转出来后略停了下,然后又继续转出来了,明显是想跟无人车抢路。主责没毛病,判全责也没毛病,你就应该让车先过去啊。

头像仅对sb可见:这个没办法,你起步到并入主路之前,路权都是最低的,该刹车的是你而不是对方。

Rebecca玛奇朵:这个和有人驾驶无人驾驶没有一毛钱关系,道交法规定,驶出停车位的车辆需仔细观察,不得妨碍正常车辆行驶。而且一般按照规定应该是你全责的,我觉得交警给无人驾驶车辆定了个次责已经算有点和稀泥了,又是一个我闹我有理的。

还有网友觉得无人车就应该更注重安全,突然加速也有问题。

深藏BluE___:这个也不能怪问界车主,那个玩意是先刹停,然后再快速加速到25km的,车主说了出去前看了后视镜以为它停了才变道拉出去的。

PUCCA大小姐:但实话说,就算他看了后视镜,这无人车先减速再加速,谁也预判不了。正常人理解减速就是让行,就是可以先出来了,谁知道无人车在耍你来个急加速。(另外,这车主就不应该承认自己疏于观察)

11维下的膜和弦:正常人开电动车会减速避让,然后看到有车开出来再加速撞上去的?这一看就是无人车的程序设计有很大问题。

那一秒的雨滴:有路权不代表可以撞车呀,如果是人怎么办?

wood-sw:路上开车不就是大家相互看位置,相互避让么。按照无人车这操作,以后你开车你就别变道,只要你变道 别人就加速撞你,反正是你的锅。

你怎么看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